第 1051 章 兵备道 (第3/3页)
可惜啊,现在的我,是心有余,而力不足啊。”
刘璟当然明白朱樉的意思。
洪武初年,一省的最高行政长官左右布政使是正二品,但在洪武十三年,废除了丞相以后,布政使的品级又降为了正三品。
朱樉的言下之意很明显,就是说四川那里,现在还不归他管。
与此同时,刘璟敏锐地察觉到秦王话语中的敷衍与推脱之意。然而,他并未因此而动怒,因为他深知自己初来乍到,无论是与杨士奇、铁铉这样的资深前辈相比,还是与卓敬相比,都显得资历尚浅。毕竟,卓敬比他早到几个月,而他刘璟不过是个初来乍到的新人罢了。
秦王对他暂时缺乏信任,这一点刘璟完全能够理解。
但此刻,刘璟心中最为忧虑的,却是另外一件事。
他深吸一口气,定了定神,然后恭恭敬敬地向秦王启奏道:“启奏大王,这兵备道一职虽然职位较低,但权力却颇为重大,实不亚于前朝的达鲁花赤啊。”
刘璟稍稍停顿了一下,目光落在秦王的脸上,仔细观察着他的表情。
见秦王的脸色并无异常变化,刘璟心中稍安,于是继续说道:“前朝的藩镇割据之祸,至今仍历历在目啊!”
达鲁花赤,在蒙语中意为掌印官、镇守者,主管军政大权,是所在地方、军队和官衙的最高裁决者,也是最大的监治长官。
这个职位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其权力之大,足以左右一方局势。
达鲁花赤这一官职,主要是由蒙古诸王的陪臣来担任。
早在成吉思汗时期,当蒙军攻下各个城市后,都会设立达鲁花赤这一职位。
然而,到了元世祖忽必烈时期,情况发生了变化。
由于蒙古诸王支持阿里不哥,忽必烈为了巩固自己的统治,下令让汉人世侯取代蒙古人担任重要地区的达鲁花赤。
但是,忽必烈去世后,他的继任者们为了与草原上的诸王达成和解,又削减了汉人世侯的权力,重新让蒙古王公贵族担任达鲁花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