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 1016 章 刘三吾的提议。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进书架
    第 1016 章 刘三吾的提议。 (第3/3页)

妻子,也是朱标的生母。

    她一向仁慈善良,备受众人敬重。

    然而,就是这样一位德高望重的皇后,却被自己的丈夫手持宝剑逼着去给孙贵妃披麻戴孝。

    这不仅让当时不在场的二弟朱樉觉得愤愤不平,对于作为当事人的朱标来说,更是一种无法言说的痛苦。

    尽管他宁死不屈,但这件事最终还是落到了刚满十二岁的五弟朱橚头上。

    然而,那种无法用言语表达的屈辱感,却像一道深深的伤痕,永远地刻在了朱标的内心深处。

    这种事情,即使在大户人家中也绝对不会发生——嫡出的长子竟然要去给小妾守孝!

    这简直就是荒唐至极、违背常理的事情。

    更不用说,朱标可是大明朝的储君,是未来的皇帝,是东宫太子啊!他的身份何等尊贵,怎么能遭受如此奇耻大辱呢?

    刘三吾、汪睿和朱善三人对朱标的恨意完全能够感同身受。

    马皇后是正妻,是一国之母,而孙贵妃最多只能算是小妾。

    就算她再怎么受宠,也绝无可能让嫡长子去为她守灵。

    更何况,太子可是君啊!

    按照儒家的传统礼教,太子妃作为大儿媳,其地位都要远远高于孙贵妃这个小妾。

    想到这里,刘三吾、汪睿和朱善三人对视一眼,彼此心领神会。

    刘三吾当机立断,率先开口说道:“启奏殿下,老臣愿率领百官前往正阳门前伏阙,向陛下陈情,为殿下讨回公道!”

    所谓伏阙,就是指官员们拜伏在宫阙之下,向皇帝上书奏事,诉说冤屈。

    这是一种非常严肃且庄重的行为,通常只有在遇到重大冤情时才会采取。

    这种群体性政治抗争行为,其源头可以追溯到汉文帝时期。

    当时,名满天下的大才子贾谊遭受贬谪,这一事件引发了轩然大波。

    朝廷官员和普通民众纷纷汇聚到宫门前,他们跪地伏拜,恳切请愿,希望汉文帝能为贾宜伸张正义、洗刷冤屈。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