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645 政变和哗变~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进书架
    645 政变和哗变~ (第3/3页)

 在各路“海盗走私商”和“报业朋友”的帮助下,情报不断传至吴军大营。

    当下各国扩军情况:

    普鲁士陆军一百万。

    罗刹陆军二百万。

    哈布斯堡君主国陆军一百五十万。

    伊比利亚陆军五十万。

    以及,撒克逊(含尼德兰)陆军 5万!

    四舍五入一下就是 500万的纸面兵力,真是个令人震惊的数字。

    ……

    不过,李郁一点不惧。

    打仗不是比大小,谁的兵多谁就赢。

    以各国的那点人口基数拉出 500万大军,国内剩下的男丁不多了吧?维持这么庞大的常备军得消耗多少钱粮?

    这 500万里军队面,至少有 350万纯新兵吧?

    只要巴黎不陷落,法兰克王国还能拖住至少 50万吧?

    多国联军,想实现统一的指挥协调很难吧?

    反观己方。

    这几年观光式行军,间歇式战争,就算是仆从军新兵也磨成合格老兵了。

    一个字:优势在我~

    ……

    结合各路情报以及蒙古斥候现地侦查。

    李郁选择了一个决战地点——第聂伯河下游以东区域,也就是目前大军的主要屯兵区域。

    听了这个计划,所有的高级军官倒吸一口凉气,陛下这是打算打一场歼灭战啊。

    己方百万大军一步不动,让敌人劳师远征。

    这个想法是极好的,但如何诱敌深入?如何确保不玩崩了呢?

    参谋们激烈讨论,反复推演。

    ……

    时间默默流逝~

    冬去春来,万物复苏。

    欧洲城镇市民依旧偷偷喝茶,他们坚信喝茶有益健康,抵御传染病。

    越禁止,越要喝。

    各国组建了规模空前的大军,其中多数是新兵。

    这些被强征入伍的汉子们自然很不满,但也不敢反抗,毕竟那是国王的命令啊。

    斯洛瓦克地区的一处军营。

    3万哈布斯堡君主国新兵、 1万普鲁士新兵, 1万罗刹新兵在此驻扎。

    ……

    午餐时刻~

    一名来自维也纳的铁匠突然起身,举起手里的木碗。

    “中士,我要喝茶。”

    “你说什么?”

    “我要喝加了糖的热气腾腾的红茶。”

    中士停下了脚步,用凶狠的目光盯着他,一字一顿:“你想找事吗?”

    铁匠臊眉耷眼的坐下了。

    他只是在家里喝惯了红茶,一时间戒不掉习惯。

    中士走后,铁匠一边烤火一边回忆:

    “这鬼天气,要是有一杯热腾腾的加糖加奶的红茶该多好。”

    周围的战友~部分来自山区的农夫很茫然,其他来自城镇的市民纷纷点头。

    ……

    没过几日,和铁匠同帐的一个士兵突然病死了。

    他在死前几天频繁拉肚子,原因不明,但考虑到在这种寒冷天气,又是数万人高度聚集,无论发生点什么都不奇怪。

    望着尸体那灰白的脸,铁匠的情绪突然失控了。

    他对着军医嘶吼:

    “我们需要喝茶!喝茶!”

    “我们可以战死,但是不能因为没茶喝病死!!”

    他的情绪感染了部分士兵,数百名城镇招募来的战友加入了抗议。

    ……

    当他们冲进那顶豪华的军帐,却错愕地发现胖乎乎的团长手里还端着一杯上好的红茶。

    铁匠一把夺过。

    举过头顶,示意众人:

    “弟兄们,都看呐,这些该死的虚伪的贵族一边自己偷偷喝茶,一边却把喝茶的平民抓起来投入监狱。”

    ……

    “喝茶!”

    “喝茶!”

    “我们要喝茶!”

    抗议活动开始失控~

    部分贵族军官纠集军官试图弹压,愤怒的新兵们怎会束手就擒,当然是举枪就干。

    子弹嗖嗖飞,分不清敌我。

    见友军军营发生了叛乱,素来重视上下尊卑的容克贵族军官团大怒,他们竟然指挥普鲁士士兵前去平乱。

    这就多少有点僭越了。

    有人开始大喊:

    “普鲁士人朝我们开枪了。”

    “哈布斯堡君主国的弟兄们,拿枪和他们干呐。”

    原本在对射的哈布斯堡士兵们仿佛瞬间忘记了仇恨,纷纷调转枪口射击普鲁士士兵。

    ……

    罗刹军队被吓到了,立马后撤 3里避开混乱。

    次日,

    大批援兵赶到。

    两国的贵族见面先吵了一架,互相指责对方杀害己方士兵,然后联手弹压,暂且稳住了局势。

    柏林——维也纳之间,激烈吵了 3个来回。

    最终被撒克逊人调停,两国以往矛盾一笔勾销,但哗变的起因却不容忽视。

    经过紧急磋商~

    联军总司令部决定:向盘踞在苏伊士的吴国商人购买茶叶,给前线军队配给茶叶,每天每个连队限量 20盎司。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