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14章 市委震惊 (第2/3页)
报扶贫项目、伪造验收材料、克扣贫困户补贴等方式,共侵吞扶贫款近两亿元,涉及全县十二个乡镇、三十七个行政村。”
他顿了顿,声音里带着压抑的愤怒:“他们成立空壳公司,虚构光伏大棚、生态养殖等项目,光是伪造的项目验收报告就有三十九份。更令人发指的是,八个村的低保户补贴被截留了6六成,有的老人直到去世都不知道自己本该领到更多钱。”
会议室里响起一片倒吸冷气的声音。邱健华继续说道:“彭向阳同志正是查到了他们伪造光伏扶贫大棚项目的关键证据,一份由刘凯伟亲笔签字的虚假合同,才惨遭灭口。我们在搜查刘凯伟办公室时,发现了他记录受贿明细的笔记本,里面详细记载了向谁行贿、金额多少,甚至包括给某些领导的情妇买包、买车的开销。”
“简直是无法无天!”
市委副书记张东哲猛地拍了下桌子,文件散落一地,成声说道:“扶贫款是老百姓的救命钱,他们也敢贪?还敢杀人灭口,这是对党和人民的背叛!”
他深吸一口气,语气沉痛,“我们市委有责任,对基层的监督还是太松了。刘凯伟在湘君县当了五年县委书记,年年考核都是优秀,这说明我们的考核机制也有问题,只看表面政绩,忽视了深层次的廉政建设。”
沈青云听到他的话,脸上不动声色,可心里面却冷笑不已。
如果自己没记错的话,刘凯伟被提拔起来的时候,组织部长还是周劲松,那可是张东哲的人。
现在摆出这个姿态来给谁看?
市政法委书记李尚平放下茶杯,杯底与桌面碰撞发出轻响:“张书记说得对。从案件来看,这不是个案,是系统性的腐败。湘君县公安局局长谢若林是刘凯伟的亲信,彭向阳遇害后,他故意拖延勘查进度,还说什么监控坏了、经费不足,实际上是在销毁证据。”
他看向沈青云,眼神坚定的说道:“政法系统必须深刻反思,我建议开展为期三个月的专项整顿,重点查处充当保护伞的害群之马。”
沈青云微微点头,对这个建议倒是很赞成。
当然。
他也明白,李尚平肯定有自己的小心思,但沈青云不会点破,官场这个地方,水至清则无鱼的道理,他比任何人都清楚。
常务副市长王国珍推了推眼镜,镜片后的目光带着忧虑,手指在桌面上轻轻敲击:“这些钱如果用在正途,可以修五十公里乡村公路,建十所希望小学,解决三万贫困人口的饮水问题。现在不仅打了水漂,还寒了老百姓的心。当务之急是尽快追回赃款,我建议成立由财政、审计、纪委组成的追赃小组,对涉案人员的资产进行全面清查,哪怕是转移到国外的,也要想办法追回来。”
“说得在理。”
宣传部长刘群接过话头,语气凝重的说道:“现在网络上已经有了些风声,虽然我们压下去了,但不能掉以轻心。有网友在论坛上发帖,质疑扶贫款去哪儿了,还有人把彭向阳的案子和之前的拆迁案联系起来炒作。”
她翻开笔记本,对沈青云说道:“我建议后天召开新闻发布会,由邱书记和田野局长通报案情,主动公布查处过程和追赃进展,用事实说话,避免别有用心的人带节奏。”
统战部长周良涛一直沉默,此刻终于开口,声音温和却有力:“我接触过一些民主党派和企业家代表,他们最近都在议论这件事,担心会影响华阳的投资环境。”
他顿了顿说道:“其实大家更关注的是市委的态度。我建议由统战部牵头,组织一次座谈会,邀请各界代表参加,让他们亲眼看到我们查处腐败的决心,消除顾虑。同时,也听听他们对加强基层廉政建设的意见,毕竟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
官场无小事,这句话在这一刻,得到了最完美的诠释。
众人的目光最终落在市长朱鸿起身上。
他手指交叉放在桌上,沉默了片刻,才缓缓开口:“同志们说得都很有道理。我补充两点:第一,市财政先划拨两千万应急资金,由胡国忠同志监督使用,确保湘君县的春耕物资供应和扶贫项目复工,不能让老百姓因为这些蛀虫受委屈。第二,由市政府牵头,对全市所有扶贫项目、民生工程进行拉网式排查,发现问题立即整改,建立黑名单制度,对参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