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13章 一网成擒 (第2/3页)
下午,沈青云先去了红星村小学。
孩子们刚开学,校园里充满了欢声笑语。他走进教室,看着孩子们认真读书的样子,俯下身问一个小男孩:“过年收到压岁钱了吗?”
小男孩腼腆地点点头:“收到了,妈妈说要存起来买学习用品。”
沈青云笑着摸了摸他的头:“真懂事,要好好学习,将来考个好大学。”
他还和老师们聊了聊教学工作,鼓励大家要用心教书育人。
随后,他又来到乡镇卫生院。
看着干净整洁的诊疗环境,询问了医护人员的工作和生活情况,还查看了药品储备。
当得知卫生院春节期间也安排了专人值班,保障了村民的基本就医需求时,他满意地点点头:“基层卫生院是服务群众的第一线,你们辛苦了。”
从始至终,沈青云就像正常下基层考察调研的领导一样,没有任何不快的表情出现过。
还时不时询问刘凯伟和方腊,偶尔跟同行的李尚平以及胡国忠等人交流。
这让原本还很担心的刘凯伟等人,渐渐也放下了戒心。
……………………
下午三点整,湘君县委礼堂的吊扇缓缓转动,将空气中漂浮的粉笔灰和劣质烟草味搅成一团。沈青云坐在主席台中央,面前的青瓷茶杯里,龙井茶叶舒展地沉在杯底,氤氲的热气在他眼前凝成一层薄雾。
台下三百多个座位座无虚席,干部们的皮鞋在红漆地板上蹭出细碎的声响,像是暴雨前的蚁群在骚动。
“同志们,新春伊始,我们先从党风廉政建设谈起。”
沈青云的声音透过麦克风传遍整个礼堂,声波在穹顶碰撞出嗡嗡的回响:“党的十八大以来,反腐败斗争取得了压倒性胜利,但这并不意味着可以高枕无忧。”
说着话,他的目光扫过台下,在第一排靠左的位置稍作停留,那里坐着县委书记刘凯伟,他正用钢笔在笔记本上快速书写,袖口的钻石袖扣在聚光灯下闪着刺眼的光。
坐在刘凯伟身旁的县长方腊,手指无意识地敲击着膝盖。
他的喉结剧烈滚动,每次沈青云提到“扶贫领域腐败”时,他的脚就会在桌子底下猛地抽搐一下。
礼堂后排的几位乡镇书记交头接耳,其中一个悄悄对身旁的人说:“不对劲啊,沈书记今天怎么揪着反腐不放?”
沈青云端起茶杯抿了一口,茶水的苦涩在舌尖蔓延:“有些同志认为,过年期间可以松松弦,甚至觉得吃点拿点不算事’。但我要告诉大家,腐败没有节假日,党纪国法更不会因为过年就网开一面。”
他的手指重重敲击讲台,一字一句的说道:“特别是农业农村领域,每一分钱都是老百姓的救命钱,谁要是敢动歪心思,谁就要付出代价!”
台下的骚动声越来越大,前排的几位常委脸色煞白。
刘凯伟停下笔,钢笔在笔记本上划出一道歪斜的墨痕。
他下意识地摸了摸口袋里的手机,屏幕是黑的。
早上出门时,秘书说“开会期间信号屏蔽”,现在想来,这话里藏着不寻常的意味。
“彭向阳同志曾说过……”
沈青云的话突然被打断,礼堂厚重的木门被人从外面猛地推开,金属合页发出刺耳的尖叫。一股寒风裹挟着雪粒灌进来,吹得前排干部的文件簌簌作响。
邱健华和田野并肩站在门口,两人身后跟着二十多个穿着黑色冲锋衣的警察和纪委工作人员,他们的皮鞋踩在地板上,发出整齐的“咚咚”声,像是在敲丧钟。
邱健华手里的文件袋在灯光下泛着冷光,田野腰间的手铐随着步伐轻轻晃动,金属碰撞声在寂静的礼堂里格外清晰。
沈青云停下讲话,缓缓放下茶杯。他没有看门口的人,目光依然落在台下,像是在欣赏一幅突然被打翻的墨画。
刘凯伟的钢笔“啪嗒”掉在地上,他看着朝自己走来的邱健华,嘴唇哆嗦着说不出话。
周围的空气仿佛凝固了,他能听到自己心脏撞碎肋骨的声音。
“刘凯伟同志。”
邱健华站在他面前,声音冷得像冰,一字一句的说道:“经市纪委研究决定,并省纪委批准,对你实行双规,请跟我们走一趟。”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