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2157章 收服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最新网址:m.badaoge.org
    第2157章 收服 (第1/3页)

    “书记,您这是为难我。”

    胡国忠看着沈青云,苦笑着说道。

    车子里只有他和沈青云,再加上司机秦海川,让他评价一手提拔自己的老领导,胡国忠扪心自问,还是有点说不出口。

    “你应该明白我的意思。”

    沈青云淡淡地说道:“老陈书记是个好人,他的性格很好,有口皆碑,就连省委省政府那边的领导们,对他都是赞誉有加,称赞他是个好人。”

    顿了顿。

    沈青云平静的说道:“但好人就是好官么?”

    “这……”

    胡国忠没吭声,但他很清楚的知道沈青云是什么意思。

    就像沈青云说的那样,一个好人未必就一定是好官。

    在官场的复杂生态中,好人与好官的画像往往存在显著分野。

    一个对人温和、乐于助人的好人,如果缺乏为官的核心素养,未必能成为造福一方的好官。好人的底色多是共情与妥协,他们习惯以道德温情化解矛盾,却可能在原则问题上陷入摇摆。比如面对违规审批的请托,好人或许因抹不开情面网开一面,看似顾全了人情,实则损害了制度公正。

    而好官的首要准则是坚守公共利益,需在人情与法理间划出清晰界限,这种不近人情恰恰才是为官的本分。​

    治理需要专业判断与决断力,这与私人道德层面的好并无直接关联。

    有些干部待人诚恳、毫无私心,却因缺乏战略眼光和攻坚魄力,在产业转型、拆迁改造等硬骨头面前踟蹰不前,最终错失发展机遇。

    反观那些敢于打破陈规的官员,虽可能因触动既得利益而背负严苛之名,却能推动区域发展实现质的飞跃。​

    官场的本质是公共权力的运行场,好官需兼具菩萨心肠与雷霆手段:既要有体恤民生的温度,更要有执行制度的硬度。

    如果仅以私人道德的标尺衡量官场角色,恐怕只会陷入乡愿误事的困境。

    陈正华这个人,在沈青云看来,虽然属于是好人,但恰恰因为他这个老好人的性格,才造成了今时今日华阳市的窘境。

    别的不说,张东哲一个市委副书记能被人举报多次而不倒,这里面的学问实在是太大了。

    甚至于,最开始沈青云看到那份举报材料的时候,都专门问过田富国,陈正华是不是张东哲的保护伞。

    但田富国表示,经过省纪委的调查,陈正华这个人属于非常清廉的干部,没有任何问题。

    最后,他告诉沈青云,陈正华是个老好人。

    当老好人这三个字从田富国嘴里说出来的时候,沈青云就明白到底是怎么回事了。

    因为他很清楚,任何时候,官场当中的老好人,往往比那些坏人的危害还大。

    简单来讲,一个心慈手软的老好人,甚至还不如一个一门心思往上爬的贪官污吏。

    毕竟后者起码为了政绩还会做一些事情,但前者,往往会因为想平衡各方面的要求最终选择息事宁人。

    胡国忠自然也明白这个道理,所以他听到沈青云的话之后,才会陷入沉默当中。

    “老胡。”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最新网址:m.badaoge.org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