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八七章 苦中亦有乐 (第3/3页)
啊。”
“你这小子,也不知道脑袋里面装的都是些什么东西。咱们这里是山区,整个教导队就在一个大山沟里。哪座山能小得了?”
“我感觉咱雷达站的山比别的山好像要大一些。”
这一个“咱”字说得付班长高兴无比,初时他还有些担心这位来自大城市的学生兵过惯了繁华的日子,来到这大山里会不适应,没想到赵济勇心里这么快就对雷达站有了认同感,一张口就是一个“咱”字,让他心里如何不喜?他不知道,赵济勇是东北人,而东北方言之中,有些地域“咱”字用的特别多。有一句话说得好“某某地说话有特点,除了媳妇不叫咱”就是说那地方的人。两人之间的对话,除了不说“咱媳妇”之外,爹妈叔叔大姨前面,都可以贯以一个“咱”字。
赵济勇这个“咱”字,完全就是受方言的影响,随口一说而已,却让付班长误会他对雷达站有了认同感,白白兴奋了半天。
人一兴奋,话自然就多了许多,再加上付班长好久没有和人沟通。想说话的话就格外多,赵济勇这么一逗,付班长的话匣子也就随之打开,滔滔不绝的向他讲解起来。不过最多的还是这个雷达站如何的重要,他带出来的兵如何如何技术过硬。各单位都抢着要云云,将一幅大大的蓝图摆在了赵济勇的面前。好像只要赵济勇肯踏踏实实留下来跟着他干。下山之后马上就能提干一般。
赵济勇对这些自然不敢兴奋,但是老班长话意更浓,他也不敢轻易打断,只好站在后面一边听着,一边“嗯嗯”的附合,暗地里已经一连打了十几个哈欠。
好不容易付班长说累了,随手抄过一把舀子,从水桶里舀出水来润喉,赵济勇这才见缝针的问道:“那咱们的给养怎么弄?是他们送上来,还是咱们下去取?”
“有时候我下山办事的时候,顺便就捎回来一些,更多的还是底下给送上来。你那个姓程的朋友,就是上一次跟着炊事班的人送给养我才认识的。”
“那就是说,底下吃什么,咱们吃什么了?”
“一样的伙食费,当然是底下吃什么,咱们吃什么,要不你还想怎么样?”
“班长,这有点不公平啊。”
“不公平?”从来到这个雷达站,开始带兵为止,付班长还是第一次听人说在伙食方面,和底下吃一样的东西不公平的,不禁大为奇怪,“怎么个不公平法?”
赵济勇凑到菜板前,看了菜板上的洋葱,说道:“主食不用说了,咱就说副食。一样的伙食费,人家天天吃新鲜菜,咱们呢,都是吃放了好几天的菜。这还不算什么,班长您看看这,这不新鲜的吃到肚子里,对身体能没有影响吗?”
“我吃了这么多年,也没吃坏过几次啊。”付班长不知道他到底要表达什么意思,茫然说道。
“没吃坏过几次,那就是说还是有吃坏过的时候。据我所知,底下的都是每天派人到县城里采购的新鲜,你说说,同样的伙食费,凭什么人家吃新鲜的,咱们就得吃过期的?”
付班长憨厚的笑道:“小赵啊,分工不同,这些小节咱也不用计较了。你也知道,咱们这里离底下太远,一个来回就要走上一两个小时。总不能让底下炊事班的同志每天都给咱们送新鲜给养吧。这山顶上的气温比山下低,又有山风吹着,放几天没有问题。吃的时候,咱们再小心一点,变质的东西不吃就是了。”
“班长大公无私,我不是在这里发牢骚。只是班长您想,咱们的工作本来就比底下要繁重,吃的方面要是再将就的话,真不是一个办法。”
“那你有什么好办法?难不成你要主动请缨,每天下山背新鲜给养上来?”
赵济勇吓了一跳,急忙摇头道:“班长,您别开玩笑了,您看我这体格,新兵连都不知道怎么熬过来的,让我天天走一两个小时山路到下面背给养,两天半就得给我累趴下了。到时候,您可又少了一个好徒弟了。”
“那就没办法了。”付班长说完,又拎起菜刀切洋葱,还示意赵济勇离远一点,免得辣了眼睛。
赵济勇后退两步,继续说道:“我刚才想了一下,下山背新鲜给养是有点不现实,不过咱们可以自力更生。**不是说过嘛,自己动手,丰衣足食。他们不给咱们新鲜的,咱不会自己弄新鲜的?”
“自己弄新鲜的?”付班长颇为意动,“你有什么打算?”
眼看付班长被自己说动,赵济勇心头一阵狂喜,急忙说道:“这么大个山,满山都是宝贝啊。班长,要不这样,我学过打猎,现在就弄点陷阱什么的,肯定有收获。班长您先忙着,我马上就去,马上就去。”说完之后,生怕付班长拦阻,撒丫子就蹽。
“哎,你等一下。”付班长感觉有些不对,急忙叫他,但是赵济勇动作快极,早已跑远了,对他的呼唤只当没听见。(未完待续。如果您喜欢这部作品,欢迎您来起点(*.)投推荐票、月票,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动力。)</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