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三三八章 悲催的新兵班长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第三三八章 悲催的新兵班长 (第2/3页)

边的武装部打电话吧,让他们留意一下,如果人回家去了,让他们马上把人送回来。”

    政委叹了一口气,点了一下头,没有说话。事已至此,按照程序,的确是应该这样做了,但这也意味着徐大山逃走的事情,已经没有了退路,被当地武装部送回来之后,等待他的,必将是严惩。

    惩罚的权力是训团的权力范围,用不着通知旅机关,等晚饭时间过后,顾传成那批人也回来之后,如何处罚徐大山就被提到了日程上,众人很就得出了一个结果——开除军籍。

    如果是别的错误,部队领导还可能网开一面,但是对于一个逃兵而言,绝对没有商量的余地。任何一支部队,都将荣誉看得比天还要高,每个人对逃兵都是深恶痛绝,不直接拖出去毙了已经是高抬贵手了。

    与此同时,训团又展开了一场轰轰烈烈的整风运动,主要是从战士的思想方面入手,以爱国主义教育为主体,综合了歌咏、小品等喜闻乐见的形式,场面闹得相当大。同时,部队又一次停训了。

    一个月之内,连续停训了两次,在训练团有史以来,还是第一次,其惊动之广,已经上动天庭,连集团军都重视起来。集团军政治部的一个副主任亲自下来视察,训团接到这个命令之后,又是一通神忙,准备了好几天,算是迎来了那政治部副主任的大驾。

    那副主任来了之后,四处走了一圈,又听取了团长和政委的汇报,对训团的工作提出了一些指导xìn的意见,后拎着团长和政委奉上礼物大包小裹的满意而归,自始至终,没有祭出尚方宝剑,提出整顿意见。至此,训团的几位主要领导长出了一口气。

    其实集团军之所以会重视此事,完全是因为训团停训两次给闹的,但是来了之后,却发现每次停训并不是因为出现了重大事故,都是兵们的思想出了问题。在这种情况下,训团停训狠抓思想建设,也算是亡羊补牢,组织上不可能不满意。

    抹干净了一脑én的汗水,送走了上面下来的钦差大臣之后,徐大山那边的武装部én也传来了的消息,徐大山果然逃回家了,现在已经被武装部控制住,当地区武装部的副部长亲自带人将他送过来。出了一个逃兵,武装部脸上也没有光,尤其是省城是东北军区高权力机构所在地,可谓是一方封疆大吏。在东北军区高权力机构的眼皮底,竟然送到部队一个逃兵,传出去的话,那可就不是小范围的事件,说不定什么时候就会惊动东北军区的头头脑脑,所以必须要在短的时间内将这件事处理完毕。

    不管怎么说,人找到了就好,团领导收到这个消息之后,悬了好几天的心算是彻底放下。政委亲自出面,在电话里又和武装部的同志做了一次深度沟通,详细的询问了一下情况,要求对方尽的将徐大山送回部队接受处理。

    徐大山参军入伍,户口也就随之迁到了部队,和当地政fǔ部én已经没有任何联系,在部队没有对其做出处理结果之前,他的身份还是中国人民解放军的成员之一。

    武装部虽然从事的工作虽然和部队直接挂钩,但是毕竟是地方政fǔ下属的一个公务员机构,只在协助部队的义务,却并没有处理逃兵的权力。如果出了逃兵事兵,武装部只能和当地的公安部én配合,将那个逃兵找到,然后带到部队处理。

    这样做,听起来像是脱kù放屁多此一举,但是职责分明,唯一遭罪的就是徐大山,千里迢迢的逃回了老家,却又不得不再折腾一趟。

    找到徐大山的消息,迅速传遍了整个部队。受其连累的兵们在抄写条令的时候,都是咬牙切齿,恨不得将其碎尸万段,但是真到听到人已被捉到了消息之后,反而都茫然了。

    凭心而论,在训练苦的时候,兴起逃走念头的不止徐大山一个,可是真正将想法付诸行动的,却只有他一人,这些兵都是十岁的年纪,社会阅历还不丰富,不知道应该鄙视他这个逃兵,还是为他的勇敢行为拍手叫好。

    和捉到徐大山的消息同时传出来的,还有即将要授衔的消息。两个消息jā织在一起,每个人的心里都是百感jā集。授了衔,就意味自己是一名理论上来讲和那些牛气冲天的老兵们平起平坐的真正的兵了。本来几个月的训练下来,这个训练的训工作可谓是可圈可点,但是却偏偏出了徐大山这档事,给这枚白璧上留下了一个不光彩的污点。

    程志超和赵济勇心里是不知道是什么滋味,就在熄灯号响过,部队又一次陷入沉睡中的时候,这两位蹲在厕所里,却在不停的hōu着烟。

    程志超本来不hōu烟,但是徐大山的消息传过来之后,心里受的刺jī实在太大,忍不住伸手向赵济勇要了一支烟。也不会hōu,只是学着赵济勇样一口一口啯着过滤嘴,再将啯到嘴里的烟雾喷出来。

    赵济勇的烟倒是学成了,老道的将烟雾吸到肺里,再长出一口气,一股淡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