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10章 朝闻夕死的道 (第3/3页)
有觉悟呢?
可李义府不知道的是,魏征也好,张公瑾也好,先前开口的岑文本、姚思廉、杜如晦乃至房玄龄,这些原本对李二陛下忠心无二的大臣们,之所以会在当下处处维护楚王殿下,甚至不允许旁人说他的一丝不好,这并非是出于什么私人感情,或个人目的。
他们只是清楚的明白一点:那个从前大家只要提起来就头疼,就觉得晦气的楚大王,恰恰是让今朝四海升平,万国来朝……哦,对了,因为被楚王殿下这么连连征伐,“万国”的数量似乎正在快速减少——但是这个不重要,重要的是,没有楚王殿下,大唐绝不会似今朝这般强盛。
他们是读书人,读书人追求“道”,那是朝闻夕死,在他们眼中亦是无怨无悔。
而楚王殿下身上,就有他们追求的“道”,那是一种历经世事沧桑,始终不改本心的坚毅,那是一种面对打压诸多隐忍,却并非是因为实力不够,而是心中装着天下百姓的仁德。
这样的楚王殿下,若是他们不喜欢,那读这么些年的圣贤书,又读到哪去了?
“诸位!”本来眼下这个场面已经够剑拔弩张了,可是当房玄龄从座位上起身,并且解开外袍,将其丢在脚边时,一股不祥的预感从长孙无忌和宇文士及等人头顶升起:“楚王殿下自少起,便离开长安,奔赴边关,披甲执刃,横刀走马。
期间,楚王殿下有过多少次沙场死战,又有过多少次午夜梦回,我们无从知晓。
但我们知道,那个少年郎,从始至终,都只是想清洗掉父亲身上的耻辱,清洗掉大唐身上的耻辱,为那些被突厥人劫掠的百姓报仇,守卫边疆的安宁。
许多年过去,楚王殿下或许还是那么不着调,还是那么容易三言两句就惹得你我勃然大怒,可是楚王殿下,他却从来不曾在我们面前提过,当年还是一个孩子的他,面对那样残酷的厮杀,他到底有没有害怕过,到底有没有想过退缩。”
房玄龄说到这里,原本还想开口让他住口的李二陛下,忽然眼眶一热,旋即失神地坐倒在他那张高大且威严的龙椅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