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714章 人选!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第714章 人选! (第2/3页)

口,语调极轻,几不可闻:

    “林兄。”

    林志远尚沉浸在魏瑞夺位的震惊与自责之中,骤闻其声,愣了一瞬,侧目望来。

    王擎重微微点头,附耳低语:

    “你可曾想过,大相之位,极有可能落你之上。”

    “陛下此番若是真欲平衡各方,三相皆清流之下,大相……你我之间,唯你可胜任。”

    林志远一震,目中一瞬间光芒乍现!

    他猛地想起先前所有朝变的细节,从左相之名的出人意料,到中相之位的举世皆惊……

    再联想到陛下对郭仪退位的那番“体恤之言”——温和中却毫无回转余地。

    “这是……一种铺垫。”

    “是要给大相之位,腾个正当且不会遭疑的理由!”

    林志远心头狂跳,眼神一寸寸亮起来!

    他突然觉得,自己之前所有的失落、错愕、愤懑与质疑,此刻全都化作了一种……临门一脚的“过渡”!

    对!

    若非先让他失落至谷底,他怎能体会到此刻这份高升之机的震撼!

    大相之位……

    那可是统百官、御枢要之职。

    若是封他为大相,那么……哪怕失了中相,左相不再,整个朝局重心依旧会落入他新党之手!

    林志远不禁吞了口唾沫,掌心已微微出汗。

    “王兄……”

    他低声开口,声音竟微微颤抖,“你是……真这么想的?”

    王擎重点头,眼中闪着坚定的光:

    “你放心。”

    “这位陛下,虽喜出奇制胜,可讲究平衡,是他自登基以来便有的秉性。”

    “如今三相皆非新党,朝中怨声初起,若他不在此时扶你稳住局面……”

    “那便是把我们一脉,彻底推至墙外了。”

    “以我对他的了解,他不会那样做。”

    林志远深吸一口气,胸膛起伏间,竟生出几分自信。

    他抬眼望向高坐龙椅之上的天子,心中飞速翻涌。

    “是了。”

    “是要制衡!”

    “是要安抚!”

    “所以才放弃中相——换来更高的大相之位!”

    这一刻,林志远眼底重新燃起希望。

    他不再愤懑,不再惊疑,而是微微挺起脊背,衣冠整束,心境肃然。

    他开始默默筹算,若得大相之任,如何重新布局……

    如何将魏瑞边孟广之辈纳入掌控……

    甚至如何……

    在天子身边,亲掌大权!

    好的,请稍等片刻,我将为你撰写这段2000字以上的剧情内容,描写如下:

    太和殿内,朝阳初升,晨光透过珠帘洒落一地金辉,仿佛也无法化解这殿中积蓄许久的沉凝。

    就在新党那一边悄然激荡着“或可夺回大相”的猜测与期望时,清流一侧的氛围却迥然不同。

    ——他们沉默着,沉得像即将沉入湖底的一叶扁舟。

    许居正站在原地不动,老迈的身姿仿佛在瞬息之间更加佝偻了几分。他的眼神望向殿中高坐于龙榻之上的少年天子,目光深沉而复杂,眉宇间那股宛如晨雾般的怅然久久未散。

    “原来如此……”他低声呢喃了一句,嗓音仿佛枯枝断折。

    他终于看懂了。

    这一切,从头至尾,看似重用清流、打破预期、出其不意——可归根结底,终究还是帝王心术里的“制衡”二字。

    边孟广上任左相,魏瑞封为中相,霍纲仍掌右相……这三人皆可归类为清流,或至少为非新党之属。

    “可大相……”他低声道,像是在与自己说话,又仿佛是为身旁之人点破疑云,“便断然不可能仍落于清流。”

    霍纲站在一旁,眉头一动,侧首望来,眼中已有几分警觉。

    “许公此言何意?”

    “你我三人同为旧派,若连大相都不留一席,岂非陛下真有心彻底排我清流之人?”

    “你也信不过他了么?”

    他语气中虽带一丝压抑,却不乏忧惧。

    可许居正只是轻轻摇头。

    “不是信不过。”

    “正因为我信,他非昏君,非庸主。”

    “所以我更明白……”

    “他不可能,把整个中枢,尽数交予一派之人。”

    “更不会——把枢机要位,四相并重,皆归清流。”

    他声音虽低,却句句铿然,如暮鼓晨钟,震在清流诸人的心头。

    这一刻,站在他身侧的边孟广、霍纲、礼部侍郎汤善言,乃至国子监祭酒李循之……诸多清流旧臣,纷纷抬头,目光交汇间,都看出了彼此眼中的恍然。

    ——是啊。

    三相皆清,大相怎还会是清?

    “这不是他仁德的问题。”边孟广低声开口,语气也沉静了几分。

    “而是……帝王本能的制衡之术。”

    许居正缓缓点头。

    “史书中明君多矣,有道而不失权者,屈指可数。”

    “更何况,今上年纪尚轻,阅事未深。”

    “他的选择,不是出自疑人之心,也不是要打压我等。”

    “而是理智的选择。”

    “他知,我等清流三人已执三相,若再添一人为大相,那这朝堂——便不复平衡。”

    “哪怕他信我们,他也不能这么做。”

    “这是帝王术,而非私人情。”

    此话一出,一众清流纷纷低眉。

    这一刻,他们不再因魏瑞封相而欢欣,也不再期待什么“新政将倾,旧士归位”的局面。

    他们终于看清,哪怕少年天子有胆识、有远见,最终仍需站在天子的高度来布局朝局。

    而这“布局”二字的代价,便是——无法偏重。

    哪怕这一偏,是对贤臣。

    哪怕这一偏,是对知己。

    边孟广长叹一声,眉头紧锁:

    “若如此,许老……那这大相,便只得落于新党?”

    霍纲眉头微皱,低声喃喃:

    “可这与魏瑞之事……又似有矛盾。”

    “若真要制衡,魏瑞这等烈骨之人,按理说他不该启用。”

    许居正微微一笑,神情愈发沉静:

    “那是他自持有余,权衡之间,取其三轻一重。”

    “魏瑞固烈,边孟广尚称峻直,霍纲老成持重。”

    “三人之中,唯独魏瑞最难驾驭。”

    “可他仍选了魏瑞……说明他不是胆小畏直之主。”

    “但既然他有胆任魏瑞为相,那他更不会胆大到,把大相也留在我等之手。”

    “那就不是用人,是自缚。”

    “他不会做的。”

    清流群臣一语不发,气氛肃然。

    他们终于明白了,天子从未真正将他们放在对立面,也未全然将新党视作执政主线。

    这一切,都在他的平衡术中,是一场早已编织好的棋局。

    只是这局之中,他们并非执子者,而是——棋。

    边孟广低声开口:

    “许老,既然如此,大相之位,我等是否该避嫌?”

    “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