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八百一十九章 牧马北岸,战略后撤!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第八百一十九章 牧马北岸,战略后撤! (第2/3页)

起头,目光坚定地望向远方。

    “此战虽败,然我军之志气未灭。”

    就在这个时候,一阵急促的脚步声打破了营帐内的宁静,一名身着甲胄、面容严峻的军需官匆匆上前,他的眼神中透露出一丝焦虑,额头上还挂着几滴未干的汗珠,显然是一路小跑过来的。

    他站在赵云面前,行了一礼,随即开口通禀起了一个棘手的问题——粮草问题。

    “将军,兖州、幽州虽已平定未久,但眼下的局势却愈发艰难。”军需官的声音低沉而有力,每一个字都像是砸在赵云的心上。

    “今年天公不作美,遭遇了严重的干旱,土地产出极为有限。加之山匪横行,屡禁不绝,他们不仅抢夺百姓的粮食,还时常袭扰我们的运粮队伍。更有甚者,魏国校事府一直暗中在这些地方破坏耕种,烧毁农田,以至于我们的后勤粮草供应出现了严重的问题。”

    赵云闻言,眉头紧锁,眼神中闪过一丝忧虑。

    粮草乃是军队之根本,一旦粮草不济,军心必乱,到时候别说打仗了,就连维持日常的生计都成了问题。

    他赶忙问道:“那粮草还能支撑多久?”

    军需官沉吟片刻,似是在心中盘算着剩下的粮草数量,然后缓缓开口道:“将军,按照目前的消耗速度,粮草只能支撑两个月了。”

    两个月?

    赵云心中一沉,这个数字对他来说无疑是一个沉重的打击。

    他深知,两个月的时间对于一场战争来说实在是太短暂了,一旦粮草耗尽,汉军将面临灭顶之灾。

    他的眼神变得凝重起来,眉头皱得更紧了,仿佛能夹死一只苍蝇。

    然而,赵云毕竟是一位身经百战的将领,他并没有被这突如其来的困难吓倒。

    相反,他的脑海中迅速闪过各种应对之策,试图找到一条破解眼前困局的良策。

    片刻之后,他眼前一亮,想到了一个办法。

    “我们可以将战马在黄河两岸放牧。”

    赵云的声音坚定而有力,仿佛已经看到了希望的曙光。

    “这样既可以减少马匹牲畜对粮草的损耗,又能让战马得到充足的草料。”

    军需官一听,脸上却露出了为难之色。

    他犹豫片刻,然后开口说道:“将军,此计虽好,但恐有不妥之处。一旦我们将战马放牧在黄河两岸,魏军便会察觉到我们的粮草难以为继了。到时候,他们恐怕会趁机发动攻势,对我们不利啊。”

    赵云闻言,嘴角勾起一抹淡然的微笑。他何尝不知道这个计策的风险,但他更清楚,有时候,风险就是机遇。

    他缓缓站起身来,走到军需官面前,拍了拍他的肩膀,语重心长地说道:“你说得对,但这正是我的计策。”

    军需官一脸愕然,显然没有料到赵云会如此说。

    他瞪大眼睛,看着赵云,仿佛在看一个疯子。

    要知道,一旦魏军知道汉军粮草不济,他们肯定会在汉军缺粮难以为继的时候,倾尽全力发动攻势,试图一举歼灭汉军。

    赵云看着军需官惊愕的表情,心中暗自好笑。

    他何尝不知道这个计策的疯狂之处,但他更相信自己的判断。

    他深吸一口气,然后缓缓说道:“我要的就是让魏军以为我们粮草难以为继了。这样,他们才会放松警惕,认为我们已经无力抵抗。而到时候,我们就可以利用这个机会,给他们致命一击。”

    说着,赵云的眼神中闪过一丝决绝和坚定。

    他的目光仿佛穿透了营帐,看到了远处的战场和未来的胜利。

    军需官听着赵云的话,心中渐渐明白了他的用意。

    他看着赵云那坚定的眼神和决绝的表情,心中不禁涌起一股敬意。

    此时,夕阳的余晖洒在大地上,给整个世界披上了一层金色的纱衣。

    营帐外的将士们正在忙碌着,有的在训练,有的在巡逻,还有的在准备晚餐。

    他们的身影在夕阳的映照下显得格外矫健和有力。

    赵云看着这一切,心中涌起一股暖流。

    他坚定地转过身来,对着军需官说道:“传令下去,立即执行我的计策。我们要让魏军知道,汉军粮草,难以维持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