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5章 创业,合资拍片 (第2/3页)
没有机会。
所有主要角sè有哪位演员出演都是由张伟龙推荐的,吴宇森对张伟龙推荐的人员并没有意义,觉得每位演员都适合出演对应的角sè。
吴宇森与新艺城有合约,张伟龙想要让吴宇森执导《英雄本sè》这部电影,需要得到新艺城的准许。
在香港电影圈,新艺城绝对是一个传奇,从1980到1990年,整整火了十年,鼎盛时期曾逼得势如水火的老牌寡头邵氏和嘉禾联手对抗新艺城。比如1982年嘉禾的《奇门遁甲》和《八彩林亚珍》就破例同时安排在嘉禾与邵氏两大院线公映,可惜票房仍不及新艺城的《最佳拍档》和《难兄难弟》,并且吴宇森亦因执导的《八彩林亚珍》票房惨败,而被嘉禾一怒之下与他解约,但新艺城马上就将吴宇森拉拢过来了。
可是新艺城签下吴宇森后,并为给予重用,而是“发配”台湾拍电影,因为新艺城不缺好导演。
新艺城之所以能迅速崛起,集体创作、集思广益居功至伟,由麦嘉、石天、黄百鸣、徐克、施南生、曾志伟、泰迪罗宾组成的七人创作小组,碰撞出不少火花,新艺城前期的经典之作几乎都是他们群策群力的结果。七人小组的成员各有所长。
麦嘉上大学时主修电子工程,后来做工程师时,又去纽约大学专门学习电影制作,在美国曾以副导演的身份参加过三部枪战片的拍摄。在《最佳拍档》系列中,利用自己学过电子工程的长处,他熟练地将高空飞车、电子武器等特技融入电影创作。
石天是喜剧演员,喜欢从演员的角度审看剧本。黄百鸣曾是话剧的发烧友,对戏剧颇有心得,擅长编剧,新艺城的许多剧本都由他cāo刀。
徐克是一个集导、编、演等能力于一身的将才,善于从总体上把握一部电影。
曾志伟喜欢玩而见多识广,对香港和台湾草阶层的审美趣味了然于心。
泰迪罗宾来自音乐界,且导、演俱佳。
可惜集体创作虽然优势明显,却很难持久,据曾志伟说,这七位主导不久便因钱多钱少问题,闹起纷争,他自己则退出七人小组,远走台湾拍戏,后来被洪金宝招回帮他搞“宝禾”。
《最佳拍档》前两集由曾志伟执导,到第三集,导演则换了徐克。而拍完《女皇密令》后,徐克也开始不满三巨头坚持只拍喜剧的创作思路,本来萌生退意,却被“金公主”盛情挽留,并帮助他成立“电影工作室”,虽然仍旧挂着“新艺城”招牌,却能跨过三巨头,直接与雷老板对话,并且票房分红徐克也直接从“金公主”领取,与“新艺城”无关。
拍了那么多卖座片,“新艺城”为投资方“金公主”确实赚了很多钱。
“新艺城”由麦嘉、石天、黄百鸣三巨头掌舵,但他们“分赃”不均。因为当时他们三个与“金公主”的雷老板是这样商量的:新艺城的股权,黄百鸣占9%,石天占19%,金公主与麦嘉合占72%。而在这72%股权中,金公主占51%,麦嘉占49%。也就是说,“三巨头”中麦嘉拿的是大头。
这种不均的“分赃”也为后来新艺城的解体埋下了伏笔。尤其80年代中期,麦嘉居然曾“盗反“新艺城”一次,与好友洪金宝合作,为嘉禾拍了《最佳福星》,实在让“金公主”恼火不已。
……
已经拥有“电影工作室”的徐克看了张伟龙写的《英雄本sè》剧本,觉得这部电影票房肯定能够大卖,说服雷老板,以及新艺城高层参与投资拍摄这部影片。
张伟龙是一个好问之人,在出演《新不了情》期间,和剧组上下每位成员的关系都处理的不错,有什么不懂,有感兴趣的,他都能够不耻下问,通过各种人为他解惑,他对如何拍摄好一部影片有了深入的了解,一部有好剧本、好导演和好剧本的影片,若是没有一个好的制作人,影片也可以亏本。
为什么?
原因很简单,很多导演拍电影时,不会想着为投资方省钱,而是想着如何将电影拍好,很少去关注如何拍摄才能够省钱,可能有些拍成的片段可以将就着用了,若是没有制片人管着,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