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独宠夫郎 第107节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最新网址:m.badaoge.org
    独宠夫郎 第107节 (第1/3页)

    等出了门,再戴上手套和兔皮小帽,围上兔皮围巾,即便是这样的寒风天,也不怕冷着。

    陶竹刚换好衣服,黎荞便也进了房间,看陶竹已经穿戴好了,黎荞便道:“多拿些银子,今天要买不少书。”

    “好。”陶竹应下,转身去打开钱箱子。

    如今他家的钱袋子也升级了,由原本的布袋子变成了兔皮袋子,往兔皮袋子里装了二十个五两的小银锭,又拿了十贯铜钱,他这才把钱箱子盖上。

    这时黎荞也换好了衣服,夫夫两人牵着手去了前院。

    出发。

    两个人紧挨着坐在牛车上,刚出了村口,便碰到了小五。

    最近天气冷了,黎荞特意和王掌柜说了一声,让小五不用来的那么早。

    反正点心和烤肠都不愁卖,晚些带回望月楼也没事。

    和小五打了招呼,夫夫两人继续往前走,走了没几步,迎面而来的是一个车队。

    这是真车队。

    粗粗一数,足足有三十多辆板车,中间还夹杂着几辆牛车。

    不管是板车还是牛车,上面都装着满满的红薯。

    这是外村人来红薯作坊卖红薯了。

    红薯作坊的第一批粉条,进入望月楼不到一天,就打出了巨大的名气。

    五百斤粉条,不到傍晚就卖完了。

    粉条如此畅销,红薯作坊的人信心大增,干活儿也更有劲了,做粉条需要用到红薯,庄丰收便如同玉米那般让三柳村各家各户抽签,用这种方式依次买村人的红薯。

    红薯比玉米、小麦都高产,亩产虽然和黎荞上辈子时动辄六七千斤没法比,但也有一千四五百斤。

    今年雨水足,一亩地更是有两千斤。

    三柳村几乎家家户户都种了红薯,多的有五六亩,少的也有两亩。

    村人的红薯看着很多,但六斤红薯才能做一斤红薯淀粉,也就是说,红薯作坊一天若是做五百斤粉条,那大概需要三千斤红薯。

    这个速度绝对是高速,所以,上个月上旬,三柳村的红薯就被消耗干净了。

    三柳村没红薯了,朱家村跟上。

    朱家村才二十多户人家,他们的红薯消耗完了之后,便是黎大山舅舅所在的大河村。

    把这第三个名额给大河村,完全是看在王桂花的面子上。

    大河村的人很高兴,很感激王桂花和黎荞。

    虽然说红薯作坊收购红薯的价格只是两文钱一斤,和市场价一样,但好歹给他们的红薯寻了个出路。

    在红薯作坊没出现时,他们的红薯根本卖不出去,要么自己吃,要么喂猪。

    眼下能换钱,那还要啥自行车。

    况且红薯其实能卖很多钱。

    若是红薯种的多的,比如说种六七亩的——这些人家之所以种这么多红薯,原本是打算喂猪的。

    可现在能卖钱,没人愿意喂猪了,一亩地收两千斤红薯,七亩地就是一万四千斤。

    一斤两文钱,那这就是两万八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最新网址:m.badaoge.org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