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三百二十三章 进军洛阳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第三百二十三章 进军洛阳 (第2/3页)

    这就让大赵的使者感觉自己好憋屈啊,自己莫非千里迢迢过来给司马睿上坟的吗?!

    但赵国使者能怎么办,来都来了。

    就算晋廷短时间内不能北伐,自己也多少要表露出赵国愿意跟晋廷结盟一起对抗刘泰的心思,毕竟再不联合,我们都要被覆灭了!

    赵国使者很顺利的见到了王敦,正如同大赵想要晋廷作为炮灰吸引刘泰的注意力,对王敦来,他也很需要赵国作为炮灰吸引刘泰的注意力。

    所以双方结盟的意向,几乎是非常快达成了。

    但涉及到具体的联手方式时,一个表示我家刚死了皇帝,实在不好出征,一个表示我家在洛阳城下跟刘泰主力大战八百回合,却也是损失惨重,一时难以出兵。

    总而言之,双方大方向战略达成的很顺利,落实具体措施,那就先考虑考虑。

    不论怎么说,赵国使者的到来,多少给了晋廷几分希望,毕竟当初蜀汉与东吴联手给魏国造成了多大阻碍,如今这样的局面再次形成,他们自然感觉到欣喜。

    而司马绍对赵国的使者来到晋廷,不去拜见自己,而是先去拜见王敦,不由默默握紧了拳头,但司马绍面对王导时更笑脸相迎,把什么负面情绪全部埋藏在心底。

    司马绍清楚,晋廷想要对抗刘泰,第一件事情便是要铲除王敦,让自己拿到晋廷的权利。

    唯有如此,晋廷才能在刘泰的打压下拥有自保资格。

    否则现在刘泰不打晋廷,只是刘泰想先打赵国,等到赵国覆灭,迟早还是会轮到晋廷的。

    所以司马绍开始吸取司马睿的教训,不再约束世家大族,而是展露出对世家大族的宽慰,以寻求他们对自己皇位的支持。

    同时开始拉拢自己的太傅王导,以避免王导加上王敦的强势组合,彻底掌握晋廷。

    紧接着便寻找能适合替代王敦的掌兵武将,毕竟自己将来如果真与王敦摊牌,最终还是要看双方实力,军事上更少不了要做过一场。

    所以,司马绍除了梳理清楚朝廷,更需要在外在寻找到能助自己一臂之力的武装力量。

    随北地流民被刘泰以秋风扫落叶的姿态清扫,说实话司马昭能选择的武装力量也就只是剩下本地豪强而已。

    而多次救援展露自身地位,现在更避祸在外的陶侃自然成为司马绍的首选,司马绍也开始找机会去跟陶侃接触。

    可以说,对比起司马睿的鲁莽,司马绍目标明确,步步为营,该蛰伏的时候蛰伏,该拉拢的时候拉拢,在司马绍坐上皇帝位置上开始,便开始为铲除王敦而蓄力。

    刘泰倒对司马氏唯一一个水准上的皇帝司马绍并不是非常了解,但赵国使者前往了王敦处跟着王敦建立了联系,这点刘泰还是知道的。

    没办法,刘泰也就跟着王敦做了一点小生意,卖了卖雪花盐,龙纹瓷器,尤其是茶叶,随着几年的茶叶产量逐渐上升,已经能够有一点点的剩余,可以出售晋廷了。

    至于价格也就跟等量黄金差不多,没办法,虽然茶叶的产量逐年增加,开始向着市场上投放,但真说起来也就只是些山丘上能种植茶树,就北方来说产量的确是不高。

    更不要说需要给刘泰和汉朝朝臣,以及军队保存足够的分量,能够拿出来出售的量,自然也就是天价。

    即使天价,这些茶叶到了南方,尤其对吃五石散吃得飞起的世家公子,甚至已经遁入玄门的道士们来说,这种清香扑鼻,回味无穷的饮料,却让他们感受到了什么叫做茶饮。

    除了这些以外,像刘泰也在大力收购南方的各种原材料,像甘蔗,像生丝,甚至刘泰都让张嵩,开始尝试在南方收购粮食。

    只不过价格比甘蔗之类的产品要低得多,目的就是要做出一副,你们种植粮食不赚钱,但种植甘蔗,生产生丝之类的经济产品赚钱。

    当然,晋廷中也有人看到了这背后的危险,但没意义。

    因为晋廷是世家掌权,每个世家都有自己的利益诉求,总不可能让自己为晋廷而折损自家的经营收益。

    而最上层的王敦,这是因为这么做对琅琊王氏本身是有很大利益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