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697 有事儿,他是真上啊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697 有事儿,他是真上啊 (第2/3页)

区别,竞争也激烈。我估计是柴老板给小螺号灌输的一些价值观,所以他对这类事情特别不想接触。”

    李秋波大约明白了一些什么。

    有些话本身不能说的太清楚,说到这里,也是林语鸣尽了力。

    原来是这样。

    想来也是,哥伦比亚、缅北,那都是成熟的产业链。

    要说想要靠着捐赠支撑起产业链,那是纯粹的开玩笑。

    “对了!”林语鸣开始八卦,“秋波院长,前几天我和一个在国外做生意的人吃饭,听他说乌克兰的姑娘代孕,已经做成乌克兰的第三大产业。”

    “啥?一个国家的第三大产业?”

    “是啊,我也不信,但他拿手机找到官方资料给我看,的确是。他说先代孕,后来还有什么,最后就变成零件了。您说,外面的世道怎么那么乱呢。”

    “社会主义巨婴么,咱都是。”李秋波笑道,“那几年我听说美国人用衣架自己做流产,我把吓出了一身白毛汗。”

    “真是狠啊,我看过那张图片,这种流产的方式是我做梦都想不到的。”

    两人默契地跳过了脑死亡患者和器官移植的话题。

    有些事心照不宣就好,罗浩的用意彼此都懂,说得太多反而容易节外生枝。

    今天这番交谈已经足够,它无形中拉近了林语鸣与李秋波之间的距离。

    两位院长对视一眼,从对方的目光中读出了相同的考量——在这个敏感领域,点到即止才是明智之举。

    聊了半个小时,林语鸣起身,“秋波院长,我去看看,您休息会。”

    “不了,你去看看,回来给我讲讲小罗教授都做什么了。”

    林语鸣微微颔首,转身时嘴角泛起一丝几不可察的冷笑。

    李秋波这老狐狸,分明是既不愿沾手,连看都不想多看那个脑死亡患者一眼——尤其是在涉及器官移植这种敏感问题上。

    至于小螺号,回来做个例行报告也就罢了,何必节外生枝?

    要知道,那对院士夫妇在医疗界可是跺跺脚就能震三震的人物。

    在这潭深水里扑腾,还想不想在学术圈混了?好像进工程院的时候要投票,一想到投票,林语鸣就心生郁闷。

    在这之前,要是有心想要进工程院的话,肯定需要把朋友搞的多多的。

    得罪人的事儿少做,最好不做。

    但小螺号低着头就往前冲,不管不顾,真特么的。

    见林语鸣出门,李秋波终于放松了下来。他有些头疼,这里面涉及的人和事是他一个五线城市的院长不想接触的。

    道不道理的不说,李秋波就想要安安稳稳的过几年当书记,再过几年退休。

    至于其他的事情么。

    要是有机会能让矿总恢复点元气,李秋波是愿意做的。

    但要是没机会的话,李秋波也不强求。

    经济发展好的时候积累下来的一身膘干啥用的?还不是现在熬日子用的么。

    各类先进设备已经购置到位,医护人员也基本掌握了操作要领,这确实提升了东莲矿总的医疗基础水平。

    至于更进一步的发展,李秋波心有余而力不足——毕竟没人能逆势而行。

    不过小罗教授倒真是个妙人。

    平日里谨小慎微得不像年轻人,倒像个历经沧桑的老江湖,处处与人为善;可一旦遇到原则性问题,那股子热血劲儿就藏不住了,该冲的时候绝不退缩。

    抄家伙就上,这和李秋波对罗浩的“刻板认知”有着巨大的差异。

    这种矛盾的特质在他身上奇妙地融合,既有着超越年龄的老成,又保留着年轻人特有的锐气。

    李秋波望着窗外的暮色,忽然觉得或许正是这种特质,让罗浩在医疗界这个错综复杂的江湖里,走出了一条与众不同的路。希望小罗教授能安稳过去,千万别和那面闹崩。

    就算是闹崩,也别崩自己一身血才是。

    门被推开,林语鸣走回来。

    “那面有什么处置?”李秋波问。

    “没什么特殊的,小螺号给患者上了双重血浆置换,看情况。”

    林语鸣欲言又止。

    李秋波笑了笑。

    这台双重血浆置换机是三四年前医院斥资购入的,可刚到位就赶上医保政策调整,导致临床应用受限。

    再加上操作技术要求较高——不仅需要娴熟的血管穿刺技巧,整套流程也比普通血滤复杂得多,院里真正掌握这项技术的医生几乎为零。

    久而久之,这台价值不菲的设备只能闲置在角落蒙尘。

    偶尔有护士经过,擦拭时发出的金属碰撞声,仿佛在诉说着被时代洪流淹没的无奈。

    “语鸣啊,坐。别总是想着所有买回来的机器都要用,你看咱有储备,从省城回来个专家,这不就用上了么。”李秋波劝到。

    “害,我就是觉得浪费。”

    “这种思想要不得。”李秋波很坚定的说道,“疫情的时候,医大的几个ecmo小组全省跑,为啥?还不是有些地方只有机器没有会操作的人么。”

    “结果呢,有ecmo的医院能多救几个患者,至于技术,你觉得咱们这种基层医院需要做什么内容?还不是最基本的医疗。”

    林语鸣对李秋波的说法并不完全认同,却也无可奈何。

    掌握双重血浆置换技术的医生,若在职务晋升中失利,往往立马辞职南下——这种现状确实令人扼腕。

    南方优渥的待遇像块磁石,东莲矿总这座小庙终究留不住真佛。

    面对人才流失的困局,除了叹息还能说什么?

    窗外的暮色渐沉,将办公室笼罩在一片暗蓝之中。

    “双层血浆置换,小罗教授这是把脑死亡的患者当成药物中毒来治。语鸣,你说说你的想法。”

    “秋波院长,我搞不懂。”林语鸣摇头,“真搞不懂,按说再怎么走双层血浆置换都不行,但我看小螺号的表情很放松,正在跟小孟聊天呢。”

    “聊天?!”

    一提这个,李秋波顿时来了精神。

    医疗圈那些不成文的规矩,利益链条的层层盘剥,哪个不是直指人性最阴暗处?断人财路如杀人父母,这些年他战战兢兢如履薄冰,光是想想就心力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