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89 竟然变成了好事 (第2/3页)
贫干部、树人以及未来顶级期刊论文能不能用,这些方晓没再提。
“这是我们这儿很好的一家火锅店,里面两种肉,一种是龙江县白山乡出的龙江和牛,一种是海拉尔羊肉,一会都尝尝。”张良友停好车,给方晓介绍。
方晓也经常吃龙江和牛,尤其是罗教授给孩子治了病后,老板送和牛的时候也会带自己一份。
倒是不缺嘴,只是饿。
进屋,方晓瞥了一眼柜台,愣住。
柜台上坐着一只猫,大橘猫,屎黄色,乖巧温顺的看着自己。
四目相对,方晓甚至感觉那只屎黄色的大橘猫有灵智。
“它?”方晓一怔。
“哈,我跟你讲啊方主任,这可是招财猫。”张良友笑道。
“招财猫?”
“是啊,这家店3年前开的,小两口疫情后准备做点什么,就开了家火锅店。疫情么,您知道,疫情后几乎是开啥黄啥,我听说隔壁油公司的工资都发不下来。”
方晓见张良友不知不觉把话题岔开,就问道,“后来小两口呢?”
“他们开了半年,天天赔钱,房子都快赔没了,于是联系了一个收购二手设备的人上门看东西。冬天,冷,收购二手设备的人还没来,这只大橘猫就上门了。”
“小两口觉得大橘猫可怜,就给它弄了点肉,凑合吃。一边喂猫,小两口一边哭。”
“大橘猫吃完后就跳到吧台上蹲着,方主任您说奇怪不奇怪,我现在是真觉得有些事儿就是命。”
“那的确,从它在这儿蹲着,生意就好了?”方晓问。
“是啊!自从这只大橘猫蹲在吧台上充当招财猫,没等收购二手设备的人上门,店就坐满了。等收购的人上门一看,好不高兴,说小两口骗他白跑了一趟。”
“哈哈哈哈。”方晓大笑。
坐下后老板娘拿着菜牌过来,听张良友说大橘猫,老板娘笑眯眯的说道,“二位走的时候盘下我家大橘,发财!”
“不会忘的。”张良友客气了一下后开始一路海点,根本不管俩人能不能吃光。
方晓也没管。
“方主任,那位……就在车里?”张良友点完后小心翼翼的问道。
这回瞒不住了,方晓不想让张良友产生一种自己是变态的想法。
他凑过去,“张主任,我跟你说个秘密。”
张良友也把头凑过来,俩人跟街头接暗号似的,方晓压低声音说道,“小孟不是人。”
刷~~~张良友的脸色一变,严肃的点了点头,“我知道,是白仙儿吧,治病一绝!”
“想什么呢!”方晓皱眉,斥道,“平时多学学习,别想这些乱七八糟的。”
话是这么说,说完后方晓双手合十,默念了几句得罪。
“小孟是机器人。”
“???”张良友看着方晓,几秒钟后,脸上露出尴尬的笑容,“是是是,现在科技真发达,小孟是机器人。”
一看张良友就不信,敷衍的都潦草,方晓干脆一把抓住张良友的胳膊,带他出门。
“小孟”正在车里充电,方晓摘掉“小孟”的墨镜。
眼睛里有红色的光芒流转,光芒并不旺盛,但却如流水一般,一看就知道是机器。
“我艹,还真是!!!”张良友愣住。
“我最近不是参加了罗教授的一个国家级重点科研项目落地的工作么,小孟就是科研项目。”
“!!!”
“张主任你可别跟其他人说,平时小孟看看病,事儿少。要是都知道它是机器人的话,一旦看病有问题,可能麻烦就大了。”
张良友一缩脖子,用力点头。
“我知道,我知道。”
两人回去,方晓开始吹嘘起自己在国家级重点科研项目落地工作中的作用。
不可或缺的作用。
一顿饭吃的五饱六饱,临走的时候方晓没忘记盘了盘大橘的头。
那只大橘几乎没有动过,就这么坐在吧台上充当招财猫。方晓盘它,它也很温顺,咧着嘴冲方晓喵喵叫了两声。
是那种温和的叫声,方晓甚至觉得自己被罗教授附体,能听懂大橘是在祝福自己发财。
这家还真是有点意思,方晓心里想到。
出门,张良友拍着肚子,心满意足,“方主任,吃饱了,嗝~~~”
“少吃点,你这算是暴饮暴食了吧。”方晓调侃。
“不算不算。”张良友笑眯眯的说道,“您知道我这名字怎么来的么?”
“良友么,小时候的一款烟,据说每一盒有一根烟上标记着三角号,里面加了料。话说张主任,那时候能抽良友的可都是大款,万元户!”
“嘿,我小时候家里算是宽裕,吃惯了。可惜,在我这儿算是家道中落。”
方晓上下打量张良友,摇摇头。
“我有几个堂兄弟在外面,混的都不错,最近给我邮递了点好东西,一会您拿点回去。”
“不用这么客气。”
“不值什么钱,就是一点小心意,稀罕物。”
方晓也不缺啥,但八十年代初家里能抽良友的人家,混到现在要是家道没中落的话,应该过的不错。
好奇心大起,方晓问道,“有什么新鲜玩意?”
“一个是我大伯家的哥,他在西疆那面种了点苹果。”
“???”
“新品的,特好吃。不算是特供,他们研究了一辈子,就想弄出点新品的苹果。”
“哦?你堂哥这么有情怀?”
“狗屁的情怀,还不是看上那面的水果了,就研究了一辈子。也挺好的,在西疆吃沙子也比在咱这儿吃雪强。”
“他们那面下雪的话也不小吧,我看冒烟雪比咱这面都多。”方晓问道。
“分地儿,西疆太大了。建设兵团旗下的一支研究队,苹果是真好吃,我特意留了一箱送朋友。”张良友笑呵呵的说道。
“好吃为什么不推广?是快了么?”
“应该挺难的,新品种不是说种就种的,需要调土,以及能不能量产,产出来的价格,果农换品种一两年的沉淀期等等都需要考虑。”
张良友又说了好多,但他了解的也并不多,越说越乱,甚至有点无法自圆其说。
方晓知道这位水平有限,要不然不会一直蹲在富裕县过日子。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