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870章 .有钱不赚的神经病【二合一】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第870章 .有钱不赚的神经病【二合一】 (第2/3页)

方决定的,但制片方跟发行方,也是要在合同上签字的。

    这电影,还有半个月就要上映了,星空到现在别说签字了,连一次沟通都没有过。

    这孙羿,不会真的敢不在院线公映吧??!!

    12月12日,光线的《人在囧途之泰囧》上映,院线方依然没给超过百分之30的排片,比华宜当初的《1942》还低,只有百分之25。

    光线的王常田把院线方家里的各位女性成员问候了一遍后,还是忍了下来。

    华宜玩了一手两面三刀,看似从院线方那里拿到了排片,但却根本没讨到什么好处。

    孙羿一个《战狼》提档,就把他的小心思打的稀碎。

    名声坏了不说,还没赚到票房。

    他是看出来了,这一次无论是中影,还是星空,都是玩真的。

    孙羿更是狠得宁可自己不赚钱,也要压死华宜。

    他光线,可没有那个体量,还是老老实实的跟着制片联盟走吧。

    没见,制片联盟的影视投资基金已经开始筹备了嘛,孙羿甚至大方的拿出了一个亿的投资额度给大家,还额外承诺一定是他拍的电影。

    就凭这份投资,可能比自己单独制作一部都赚钱。

    哪多哪少,他还是算得清的。

    然而,电影市场的风云变幻总是让人猝不及防。

    王常田都准备把这部电影给祭了,反正也就是5000万的投资,他都做好了不赚钱的准备,能勉强回个本就行。

    万万没想到,片子居然爆了。

    不光是他,就连院线方也没想到。

    在他们所有人看来,这仅仅是一部投资不到5000万的中等成本喜剧电影,不过是贺岁档中的一个小插曲,掀不起什么大风浪。

    可影迷观众们却不这么想。

    此时的电影市场,虽然上映了一票电影,但口碑好、能吸引观众走进影院的却寥寥无几,孙羿跟刘艺菲的《明日边缘》虽然值得期待,可还要等上半个月才能上映。

    这半个月,也不能天天就在家里干待着啊。

    在这种情况下,抱着“打发时间”“随便看看”心态的影迷们走进了《泰囧》的影厅。

    至少黄博跟王保强的组合,还是很接地气的,就算是烂片,也能图个乐呵不是。

    谁都没想到,这部看似普普通通的喜剧电影,却给了影迷一个巨大的惊喜。

    搞笑又接地气的剧情,王保强、徐争、黄博三位主演默契十足的表演,让影迷们从头笑到尾,走出影院时还意犹未尽。

    “太好笑了,笑到肚子疼!”“没想到这么好看,超出预期!”“强烈推荐,已经二刷!”

    影迷们的好评如潮,通过口口相传,越来越多的人走进影院观看《泰囧》。

    媒体记者们就像闻到血腥味的鲨鱼一样,纷纷跟进报道。

    短短几天时间,《泰囧》的票房一路高歌猛进,单日票房不断刷新纪录,在排片占比仅百分之25的情况下,票房占比却持续攀升,甚至超过了排片高出它10个点的进口大片。

    《泰囧》爆火的势头,不但让制片方光线始料未及,就连院线方都有些懵逼,他们这才意识到自己看走了眼,急忙联系光线,想要增加排片。

    王常田,这时候硬气了一把。

    想要增加排片?

    不同意!

    早他妈干什么去了。

    看见赚钱了,想要增加排片了,门都没有。

    通常来说,一部电影公映之前,排片定下来之后,基层影业或者说单独的某个院线是可以根据自家影业的电影上座率和观众口碑,对整体排片进行一定程度的灵活增减的。

    但这些统一都有一个前提。

    那就是制片方同意。

    当然,减排片用不到,我就不放了,你怎么的,还能来咬我啊。

    但增加不行。

    原因在于片源。

    在12年中影数字院线系统还没有普及全国前,有的电影是数字秘钥,有的电影还用的是实体拷贝。

    基本上都是上映之前,院线方定多少排片,制片方或者出品方就提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