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484章 布局磁悬浮列车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最新网址:m.badaoge.org
    第484章 布局磁悬浮列车 (第1/3页)

    接下来的日子,阎解成每天都会接见各学校的领导专家。

    大家来其实也是为了探探底,看部里是不是真的想要搞磁悬浮技术。

    阎解成给大家吃了定心丸,这要是技术有大的突破,部里自然是会采用,让他们放好些就是了。

    阎解成对于后世的磁悬浮技术,也是有一些了解的,后世之所以没有大范围的推广,主要还是由于成本太高。

    这磁悬浮线路,比一般的高铁成本啥要高上四五倍。

    所以,就是只能当成一项技术积累在研究罢了。

    时间到了11号,磁悬浮列车的技术研究的研讨会在铁科院学术会汇报厅正式举行。

    不仅阎解成跟老刘俩人一起参加会议,科委、学部等相关部门的领导也出席了会议。

    这次的会议总共有三百多人参加,级别算是很高了。

    坐在下面的除了各个高校、研究所的负责人,便是行业顶尖专家。

    阎解成亲自主持这次的会议。

    会议一开始,阎解成先欢迎了各位领导。然后便简单的介绍了一番,世界各国目前对磁悬浮列车技术的研究进展。

    这些资料都是这段时间由铁科院收集整理的。

    接着阎解成便说了一些磁悬浮列车的优点,和未来可能的发展方向。

    最后,阎解成对大家宣布道:“同志们,由于磁悬浮列车具有快速、低耗、环保、安全等优点,因此前景十分广阔。

    所以,我们国家也要布局该项技术的研究。

    我最近研究发现,这磁悬浮列车理论速度达400至500公里/小时,超导磁悬浮列车可达500至600公里/小时。

    它的高速度使其在1000至1500公里之间的旅行距离中,比乘坐飞机更优越。

    由于没有轮子、无摩擦等因素,它比我们目前最先进的高速火车少耗电50%。

    在500公里/小时速度下,每座位/公里的能耗仅为飞机的1/3至1/2,比汽车也少耗能38%。

    更何况磁悬浮列车在运行时不与轨道发生摩擦,发出的噪音较低。

    所以,这项技术对我们国家的铁路运输很是重要。

    这也是部里这次召集大家来的一个重要原因,在这种前沿技术的布局上,我们可不能落后于人。

    当然了,为了保证研究工作的顺利进行。

    部里专门有研发经费,每年不低于1.3亿。”

    阎解成说到这里,见台下各个学校的领导人都是一脸的殷切。

    便严肃的说道:“当然了,这笔经费是要专款专用的,拿了钱如果没有什么进度,第二年可就不要再想申请了。

    这经费的具体申请办法,随后咱们铁科院会下发给你们各个院校的。”

    接下来,大家便开始针对磁悬浮列车技术进行商讨。

    磁悬浮列车主要由悬浮系统、推进系统和导向系统三大部分组成。

    尽管可以使用与磁力无关的推进系统,但是大家觉得这三部分的功能应该都可以用磁力来完成。

    一旁的老刘不懂技术,见大家在分组讨论,有些好奇地向阎解成问道:“解成同志,这列车的悬浮方式还有不同?”

    他是真的有些好奇,这所谓的磁悬浮真的有些颠覆他的认知。

    这火车居然还可以悬浮起来。

    想着跟做梦一样。

    阎解成见一些出席的领导都是一脸的迷茫,便笑着解释道:“这磁浮有一般有三个基本原理。

    第一个原理是,当靠近金属的磁场改变,金属上的电子会移动,并且产生电流。

    第二个原理,就是电流的磁效应。

    当电流在电线或一块金属中流动时,会产生磁场。

    通电的线圈就成了一块磁铁。

    磁浮的第三个原理是磁铁间会彼此作用,同极性相斥,异极性相吸。

    咱们说的这磁悬浮列车,就是利用了这三个基本原理进行研发。

    目前国际上,一般的研发思路是常导磁吸式和超导磁斥式两种思路。

    所谓的常导磁吸式,就是利用装在车辆两侧转向架上的常导电磁铁,和铺设在线路导轨上的磁铁,在磁场作用下产生的吸引力使车辆浮起。

    车辆和轨面之间的间隙与吸引力的大小成反比。

    这种悬浮方式,不需要设置专用的着地支撑装置和辅助的着地车轮,对控制系统的要求也可以稍低一些。

    还有一种超导磁斥式,此种形式在车辆底部安装超导磁体,在轨道两侧铺设一系列环线圈。

    列车运行时,给车上线圈通电流,产生强磁场。

    地上线圈与之相切与车辆上超导磁体的磁场方向相反,两个磁场产生排斥力。

    当排斥力大于车辆重量时,车辆就浮起来。

    因此,这种超导磁斥式,就是利用置于车辆上的超导磁体,与铺设在轨道上的无源线圈之间的相对运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最新网址:m.badaoge.org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