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6章 大阅兵邀请观礼 (第2/3页)
这时,大家都非常羡慕的看向了兰博远。
大家心里非常清楚,滨城机车厂自从前签约之后,便与众不同。
再加上,这次有上千技术专家直接调入滨城机车厂,几万人配合滨城机车厂进行技术接收工作。
这让该厂与国内其他厂直接拉开了很大的距离。
兰博远自己这会儿心里非常激动,虽然至少阎总工以及部里其他领导都找他谈过话。
可到任命真正下来的时候,这种激动仍然是抑制不住的。
要知道他们株洲所,当年可是被阎总工亲自收拾过的。
这几年,部里对他们株洲所的态度不冷不热。
所有人心里都清楚,大家只不过为了不触阎总工的霉头。
实在没想到,这次居然还是阎总工亲自推荐的他。
当然了,至于当年的那些事情。阎解成也不会说是直接忘记了。
当年那些当事人,他不是都已经处理过了嘛。
他也是恩怨分明,也不会直接牵连整个研究所。
当然了,关于阿尔斯通技术转让这件事情,部里也成立了一个技术转化吸收统筹小组。
这个小组领导一切技术转让相关工作。
小组组长老刘,副组长阎解成。
组成成员有,新任滨城机车厂厂长兰博远,铁科院副院长老金,铁资委主任杨成文等人。
杨成文这小伙子,从去年开始,由铁科院资委主任,调到了部里的资委主任。
职业生涯也算是迈出了坚定的一步。
听上面的意思,等后面国资成立,有可能要调往国资那边任职。
毕竟是相关工作上,杨成文可算是国内经验最丰富的了。
这场会议整整召开了三天,毕竟有很多工作要布置。
不管是关于技术转让的领导小组,还是执行的层面都将任务分解的很细致。
毕竟,这件事情在国内也不是没有异议。从一开始,其实就充满了各种反对的意见。
很多人认为,铁路系统是好大喜功。
这次的技术转让,纯属是某些人为了巩固自己的技术霸权,而做的一次没有任何益处的事。
所以阎解成对于这次技术转让工作,非常上心。
这要是技术转化不了,没有吸收提升。
他不就应了那些人的话,那他阎解成还不被这些人,骂成了臭狗屎。
这几天的报纸上,到处充斥着对他的批判。
那些人主要的论调就两个。
第一,你阎解成说这项技术很重要,很关键。
人家法国,人家阿尔斯通作为发达国家,人家还没有你懂。
人家都要转让了,放弃了的技术。结果伱阎解成倒好,当破烂捡了回来,还当成了个宝。
这不就是国际大笑话?
实在是有辱国格,丢人丢到国际上了!
第二,这些人认为,汽车跟航空运输,是未来世界运输业发展的主要途径。
人家鹰酱在大力发展航空业,人家小日子汽车工业在蓬勃发展。
结果你阎解成却来搞笑,说是什么,要大力发展高速铁路运输。
他们是真的想不通啊!
既然都改革了,为什么不跟着发达国家的脚步走?
为什么要哗众取宠的搞个什么高速铁路?
虽然他们铁路系统内部的反对的声音,阎解成跟老刘两个人都压了下去。
可别人,他们又管不住。
阎解成也想不通,那些所谓的知名作家,文艺工作者,文化名人不去搞自己的文艺创作,瞎操什么心。
听说有些搞文化工作的,已经将阎解成,发展高速铁路编成了段子。
在前天,张同来跟他汇报这件事情的时候。
阎解成不由得想着,这些人啊,有时候确实很讨厌。
都是一群记吃不记打的,难到挨的毒打还少吗?
会议结束后,各个单位有条不紊开始开展工作。
他们都清楚,部里对这件事情的重视。
阎总工可是说了,这件事儿,只许成功,不许失败。
有任何懒政推诿的,一律严肃查办。
熊厂长,不,现在应该叫熊质检官了,也是这两天走马上任了。
当他听到阎解成让他去全国各个机车厂进行巡视检查的时候,整个人脸都绿了。
说实话,一开始他的内心是非常抗拒的。
毕竟,会议刚结束的时候,他已经搞清楚所有的事情原委了。
自己这是莫名其妙的背了黑锅,被全国的兄弟厂家给惦记上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