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465章 真敢想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第465章 真敢想 (第2/3页)

解成便正式开始了自己的讲座。

    阎解成今天的讲座内容是《光刻机技术,未来的国之重器》。

    阎解成之所以讲这个,也是因为这段时间的事情感触颇多。

    从这年开始,柳忠烈已经已经带着科学院的希望,成立了幻想电脑。

    而江城无线电原件三厂,也遭遇了经营困难。

    要知道在72年,江城无线电元件三厂就编写了《光刻掩模版的制造》在当时,可是世界先进水平。

    华夏的芯片光刻工艺研究起步,是比比鹰酱稍晚,跟小日子差不多同时起步。比棒子、海峡地区早了十年。

    65年的时候,就已经成功研制出65型接触式光刻机。

    70年,开始研制计算机辅助光刻掩模工艺。

    华清大学研制第四代分步式投影光刻机,并在80年获得成功,光刻精度达到3微米,接近国际主流水平。

    那时光刻机巨头 ASML还没诞生。

    但是很可惜,在这两年,很多人已经提出意见,放弃电子工业。

    准备让这二十年的技术积累,全部付诸东流。

    甚至是准备将江城无线电元件三厂,破产改制去卖副食品。

    要知道无线电三厂成立之初,接产无线电厂红声牌电子管收音机。

    之后就仿制、自行设计制造了黄鹤牌系列半导体收音机,先后生产了十余个品种。

    其中黄鹤牌3B5七管一波段半导体收音机,最高年产量达到32.64万台,畅销国内13个省市。

    82年以后,收音机市场变滞,工厂缺乏应变能力,进入亏损状态。

    又加上一些别有用心之人的鼓噪。说什么造不如买,所以在今年年初的时候,便准备进行破产,然后让这个厂子去卖副食品。

    还好,阎解成提前得到消息。通过各方沟通协商,最终让让羊城的红星微电子厂接手了。

    接收了职工876人,主要设备224台,仪器仪表654台,固定资产达到279.26万元,工程师、研发人员176人。

    这让红星微电子厂的实力进一步进行了增强。

    铁科院这边又给拨了一大笔经费,对这些接收的职工进行了安置,以及加大了科研投入。

    同时,铁科院也在阎解成的指示下,专门成立了计算机所。

    铁科院计算机所,在阎解成的指示下,今年三月份的时候在羊城顺利挂牌。

    阎解成亲自拜访了倪委员,跟对方推诚置腹的聊了一下午。

    这才说动对方,让其出任了新成立的计算机所的所长,以及微电子厂的总工师。

    有这位大佬的加入,再加上国内全面放弃微电子工业,所以计算机所的组建很是顺利,从全国四面八方招来了很多有技术、有经验的科研人员。

    对于这些别人嫌弃着不要的科研人员,阎解成都当成了宝贝疙瘩。

    在羊城专门给他们造成一个小区,直接是三室一厅,人人有份。彻底解决了他们的后顾之忧。

    当然了,接收的江城无线电原件三厂的那些老职工,也都分到了自己的房子。

    只不过大多数人都是两室一厅,只有那些工程师、研发人员才能住上三室一厅。

    阎解成他们铁科院这个举动,就直接导致国内所有研究微电子的专家,都往羊城跑。

    倪委员也是按照阎解成的指示,只要是有真才实学,都是来者不拒。

    原单位不放人,没事儿,由阎解成亲自去协商解决。

    研究所编制不够,那就增加编制,挂在别的单位,比如工厂等。

    反正阎解成一副要钱给钱,要人给人,有问题就解决的态度,让倪委员很是感动。

    羊城红星微电子厂也正式变更为,红星现代电子有限公司。

    “我为什么说光刻机是国之重器?因为它是孕育下一代科技革命的摇篮。”

    阎解成缓缓的向着众人说道。

    “同学们,从十八世纪中叶开始,人类社会一共爆发过三次典型意义的工业革命。

    每一次革命都能够为人类社会创造大量的物质财富。

    但是,同学们要知道,历史表明,技术革命的红利最多保持半个世纪。

    每次红利耗尽,经济增长停滞。

    人类社会就会变成残酷的零和博弈存量的丛林。

    如今。

    第三次技术革命以及全球化浪潮正在开始。

    可以预料到,接下来三十年,是世界经济发展的高峰期。

    社会经济陷入持续低迷,资产泡沫膨胀,贫富差距持续扩大。

    世界的两极之间的平衡也是即将被打破。

    最后的胜出者,肯定也是携大胜之威对世界其他国家进行赤裸裸的经济掠夺。

    这三次工业革命的主要矿产资源,而这种上亿年形成的资源,正在被快速的消耗。

    如果在消耗完之前,我们没有找到替代品,那么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