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463章 两年后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第463章 两年后 (第2/3页)

语言艺术发挥到了极致。

    阎解成也算是见识到了国语的博大精深。

    阎解成对他们的工作也没有做什么表态,只是让他们将作风整顿的工作总结汇报交给机要工作组备案。

    韩国泰跟张伟离开后,俩人也是心情不佳。

    任谁都看出了阎总工对这件事的不满,而阎解成没有任何评价的态度,让俩人心里感觉哇凉哇凉的。

    阎解成也没有在关注整顿的事情,而是对旁边几个既有线路改造升级工程进行了视察慰问。

    特别是那些电气化改造的工地。

    既有线电气化铁路改造工程施工,条件是非常恶劣的。

    施工条件又是如何的复杂多变。

    这年头,没有客运专线,更没有高铁“复兴号”?

    在铁路线上行驶的不仅有不同等级的客车,还有大量飞驰的货车。

    所以,能够批复给施工单位的封锁点的施工时间和施工作业频次,是非常短暂的。

    更何况,也没有那么多的机械化设备,接触网作业车目前还是严重紧缺的。

    一般只有在接触网支柱组立及架线时,才会派上用场。

    其他关键工序,均需大量人力去独立完成。

    并且全部是利用行车间隙完成的。

    就凭这一点,就可知管理施工安全的领导和一线施工人员的施工安全压力有多大。

    如今,这些升级改造工程上施工的,除了电气化局的人员。

    还有一些,是刚刚由铁路兵改编过来的工程局,剩下的都是目前尚未改编的工程兵单位。

    阎解成每次去慰问他们,都让戴茂从当地购置几头大肥猪。拉到他们工程队上,直接宰了就是最好的慰问品。

    工程上面目前最棘手的问题,就是机械设备短缺。这种情况,阎解成也没有办法。

    毕竟,这很多设备生产需要周期跟经费,他自己也变不出来呀。

    还好,大家也都理解他,仅仅只是抱怨一下。

    如今经济改革,铁路运输压力大增。

    铁路运输能力提升,是基础建设中刻不容缓的问题。

    要知道,铁路承运能力决定了国家的物资、人才流动,国家经济全方面全地域,高速发展的重要决定性因素。

    所以,这对既有线电气化改造是刻不容缓的。

    就算没有机械工具,凭人力也必须要干。

    阎解成没有办法,只能跟工程单位的工人们、战士们,说这些大道理。

    还好,这个年代这些工程人,还保持着朴素的奋斗本质。对于阎解成的话,他们都很认同。

    时间一晃而过,到了84年5月。

    京城,阎解成办公室。

    “哈哈,老谢,那我可得恭喜你了。

    了不起呀,短短三年时间,大瑶山隧道终于修好了。

    伱可是咱们的大功臣啊。

    你放心好了。

    下周的开通仪式,我一定会抽时间去参加的。”

    阎解成手里拿着电话机,高兴的说着。

    电话那边的老谢,听到阎解成会参加开通仪式也很高兴。

    便直接说道:“好好好,等你来了,咱俩一定要好好的喝一顿,我也可以正式退休啦。”

    俩人说了一会儿话,阎解成便挂了电话。

    看的出来,他的心情不错。

    确实。

    这一年国家经济,明显好转了很多。部里很多既有线路的改造项目也得到了审批。

    铁科院那边好几个所,这研究项目也有了大的进展。

    陈汉良他们公司,也在最近对外出口了4.7亿美元的铁路工程车辆。

    高铁研究所,这两年虽然没有什么新的车型。可相关技术上确实有了很大的进步。

    特别是针对高一改进型体系,进行了一次技术升级。

    目前,京津客运专线的运营速度已经由原本的180公里每小时,提升到了220公里每小时。

    算起来,是真正的步入了高铁时代。

    只是京津客运专线,有一些先天问题是没办法解决的。

    主要问题就是当时设计的时候,线路曲线上最小半径是五千米,这就导致了线路允许的最高速度不能超过250公里每小时。

    所以,即便是以后机车、车辆、信号等技术有大的突破。京津客运专线的最高速度也只能达到250公里每小时。

    就像是很多既有线路的升级改造一样,可不单单是进行电气化改造,还要对相应的线路进行升级。

    原有老旧线路的曲线半径、路基的承载能力,这些因素都严重制约着铁路提速的发展。

    不得不说这是一个遗憾。

    今年,粤地又进行申报羊鹏港客运专线。

    这已经是粤地的第三次申报了。

    前两次都被国家给退了回去,这次阎解成可是听说,上面终于松了口子。

    允许他们建设这条线路,且还给他们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