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431章 来,坐好开车了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进书架
    第431章 来,坐好开车了 (第3/3页)



    阎解成见众人打趣,便对阎解旷说道:“好了,这里没你的事情了,去好好开车。”

    然后阎解成见这家伙,被人夸了两句有点太过激动,便不由的说道:“开车要沉稳冷静,泰山崩于前而面不改色。

    怎么能这么心浮气躁,想想自己肩上的责任。”

    阎解旷听了,这才冷静下来。

    众人见阎解成这么说,虽然心里觉得太过于严厉了。可毕竟说到底跟他们没有什么关系,便也没有说话。

    只有校长本人,又接着对阎解旷问道:“司机师傅请问你叫什么啊?是哪里人?”

    阎解旷,赶紧说道:“领导我叫阎解旷,是京城人。”

    众人听了这个名字,便不由得看向了阎解成。

    说实话这名字有点像兄弟啊。

    要不是他们看阎解成长的白白净净的,一看就是典型的美姿颜。

    而这个司机只能用粗糙来形容了。

    所以,众人可没有觉得他们是兄弟,只是觉得这是一个巧合,他们的名字像而已。

    一旁的蔡克天,却开玩笑的说道:“阎同志,这位司机师傅是你兄弟啊?”

    阎解成点了点头,说道:“这不成器的家伙正是舍弟,虽然平日里不着调,却也能自力其食。”

    听了阎解成的话,众人也是一阵惊讶,没想到这真的是阎解成的兄弟。

    校长笑着说道:“自力其食好,自力其食的好啊。我看你这兄弟也是极为优秀的,也是咱们铁路难能可贵的人才啊。”

    这一天在京津客运专线的参观考察工作结束后,众人也是感触很大。对于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也是有了充足的认识。

    大家也都不看看自己的钱包。一个劲儿的找上阎解成,说是不管怎么样,也要给他们当地建上一条。

    要不是知道这些人,兜里比脸还干净,阎解成肯定会高兴的睡不着觉。

    对此,阎解成直接一副我不跟穷逼说话的模样。

    让众人很是伤心。

    第二天,学校组织大家去房山东方红炼油厂参观。

    所谓房山秦为上谷郡,汉为良乡县。

    房山炼油厂建厂时,正处于备战时期,根据备战、备荒、为人民的战略方针,选择炼油厂的厂址必须遵循靠山、分散、隐蔽的原则。

    所以,这才选择了房山县的一个狭长的山坳里建厂。

    如今已经过去了十几年,厂子已经成为我国第一个炼油化工联合企业。

    在国内石油体系里面,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

    到了炼油厂车间,接待大家的是一位女同志,是炼油厂的副厂长。

    厂里负责人叫她吴副厂长,是她给大家介绍具体情况的。

    她穿着一双黑色高统胶鞋,从生产车间过来,显得很是干练。

    通过介绍,阎解成发现人家厂里,这几年真的是科技成果硕果累累。

    每年都还要举办专门的科技报告年会。

    这几年,不仅改进了轻油糠醛精制转盘塔装置,还有一些其他的成果。

    当然了,对所谓的科研成果,大家其实并不怎么关心。

    大家关心的是怎么管理,怎么取得科技成果。

    见大家的疑问,吴副厂长便跟众人介绍一下,他们厂对于人才的培养以及对科技的重视性。

    炼油厂这边对于科技创新,他们有独特的办法,那就是重视科研人才的培养。

    他们认为,所谓科技就是科技人才。要发展技术主必是必须重视对技术人才的培养。

    他们内部不仅重视技术交流,还对技术人才有倾向的照顾。

    从奖金福利到分房制度上,都比较重视于技术人才。

    所以,这就导致大家都热衷于技术研发。阎解成对于他们的这举措是跟认可的。

    在他看来,所有的措施不如实打实的好处来的快。毕竟,口号喊了很多年,大家也都累了。

    再说了,对于科研人才,阎解成再了解不过。

    这些人一门心思的扑在科研上,喊口号可不是他们的强项。

    只要给这些人解决了后顾之忧,那简直是跟铁人一样,可以不吃不喝的去研究技术。

    有些管理者说是研发人员、技术人才难管理,其实是他自己没有转变思想。

    这些人最单纯,解决了房子,福利好点,各个都卖命的。

    (本章完)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