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398章 来啊,互相伤害啊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第398章 来啊,互相伤害啊 (第2/3页)

是最终落了下来。

    前期的勘察工作,由地质局、工程指挥部、交通大学组成的技术团队,已经开始了勘查工作。

    这几天阎解成也顺道去了一下铁科院,参与了铁科院今年研究生招生面试工作。

    当然了,阎解成也不是全程参与,他主要就是为了体验了一下。

    顺道给自己也召两个学生,毕竟给自己招学生,还需要亲自面试。

    毕竟大家要相处两三年时间,一个自己不喜欢的学生,看着也难受,招过来不是自找罪受嘛。

    所以,阎解成亲自出面,招两个自己看着顺眼的就行。

    至于学生学成绩问题,阎解成是一点都不担心的。

    毕竟,这年头大家学习都很认真的。再说了,他们已经通过铁科院的笔试。所以,这专业成绩还是有保障的。

    阎解成招了两个学生,一男一女。

    男生是西南交大毕业的沈斌,女的还是他老熟人,交通大学的邵雯雯。

    两人,都算是极为优秀。三年时间已经修完了,大学的所有科目。

    这年头考研究生的,除了这些第77届78届已经修完全部本科课程的应届生。

    还有很多,以前的老一批往届学生,或者是学历达到相同程度的其他人员。

    像阎解睇就属于学历达到相同程度的其他人员,今年就考了他们研究所的研究所,这会正在常可欣手底下读研。

    如今,像阎解睇这种情况极多。毕竟十年时间的人才断层,肯定要想着办法来弥补啊。

    阎解成这两个新学生,沈斌在西南交通大学学的是桥梁专业,所以准备跟阎解成继续在这个行业里深耕下去。

    毕竟,阎解成也算是师从茅老,传承有序,在国内这一行属于正传了。

    邵雯雯家丫头,虽然在交通大学,学习了铁路工程。

    可这会准备研究工程机械,之所以选择来铁科院就是盯上了阎解成。

    当然了,她不仅盯上阎解成对于机械方面的专业知识。更是觉得阎解成在机械这方面,特别是在设计方面有远超别人的见识。

    这样就可以,更好的指导她开展研究课题。

    就在阎解成忙着搞项目,收学生的时候,朱慧敏同志也没闲着。经过几天的奔波,也终于到达了大摇山隧道工程指挥部。

    考察工作的第一天,朱慧敏身体力行,拒绝了指挥部安排的搭乘工程车辆。

    而是选择步行,第一天便步行了十几公里。

    随行的工作人员,都是敢怒不敢言,晚上返回营地顾不得脚疼,还要赶紧写新闻稿。

    晚上也点钟回家。老谢便打来的电话。跟闫继成说了一下朱慧敏在大瑶山考察的情况。

    “这位同志的做法,我也不好评价,只能说是很质朴。

    对我们大摇山隧道工程的意见很大,隐约指责我们大瑶山工地浪费经费。

    不应该做这种全机械化的施工,跟工人们见面的时候,一再强调,要发扬艰苦奋斗的优良传统。

    鼓励我们工人师傅们,要大干快干。

    他提出做工程嘛,就要搞大会战,还企图用过去喊口号的动员方式,来提高咱们工程生产建设效率。

    在我们指挥部见面会上,宣传这过去的落伍的生产观念和方式彻底。

    对咱们这科学生产观和科学的管理弃之以鼻。”

    阎解成听老谢说完,笑着说道:“嗯。我知道了。老谢,你不要管他怎么说。你稳住指挥部,让工地不要乱。剩下的事情交给我。”

    第二天,阎解成上班以后,戴茂专门将一张报纸放到他面前。

    这是一张他们铁路报纸。头版头条就刊登了朱慧敏在大瑶山的讲话。

    阎解成看着标题为《大干特干,人定胜天》的文章,不屑的笑了笑。

    对着戴茂说道:“咱们这位慧敏同志啊,还停留在过去喊口号的年代。叫别人大干特干,自己却在大修篮球场。”

    见了这篇文章,阎解成这也沉下心来,写了一篇《铁路发展之科学发展观》的文章。

    阎解成在文章中明确指出,铁路发展不仅是技术、制度上的。还要对主要管理人员陈旧落伍的思想进行改造。

    大力抨击了在一个现代化铁路建设中,一些领导人员还守着过去的那一套,企图用喊口号野蛮的管理方式发展铁路。

    写了这篇文章,阎解成将稿子交给了戴茂,说道:“你把这篇稿子交给咱们的编辑社,让他登在明天的头版头条上。

    也让大家看看,咱们部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