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383章 西域偶遇记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第383章 西域偶遇记 (第2/3页)

哎,你没发现这孩子,跟其他几个不一样。

    一天一门心思的学习音乐,练习书法。”

    阎解成听了这话,笑了笑说道:“你呀,就是瞎担心。

    这学习音乐,练习书法,还有错了。

    这孩子们,虽然都是我们俩亲生的,这也不能都是一个模子里刻出来的吧?

    总不能也跟乐乐一样,天天跟着你拧螺丝、拆电器吧?

    咱这两个女儿,你总得让有一个像女孩子的吧。

    再说了,你看看我会弹钢琴、能写歌,还写了一部长篇。

    所以说这孩子随我,有文学、有艺术天赋,这不挺好的。

    咱这家里,除了修钢轨的,拧螺丝的,还有安安那个小子整天舞棒弄枪的,总得要有一个搞文艺的中和一下吧。

    再说这孩子打小跟着他爷爷学古籍、练书法,那就是咱家的文化人啊。”

    常可欣听阎解成这话,没好气的说道:“是,我们都是粗人,就你们父女俩是懂艺术的文化人。”

    阎解成听了常可欣这话,便哈哈笑起来。

    “那可不。”

    见常可欣有一丝担忧,阎解成说道:“你也不要担心,现在国家集中精力发展经济。

    这以后经济水平上去了,文化产业肯定也要发展,经济建设跟文明建设同等重要的。

    你担心的那些事儿,不会再发生了。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的,任何人都不能,也无能让它倒退。

    再说了,这孩子有他外公,有他舅舅,有我这个父亲护着呢。

    谁又能拿她怎么样?”

    至于这会还在客厅看电视的老四,阎解成他们夫妻俩都没有提起。

    老四小明同学,听着父母说完哥哥姐姐,还等着听关于他的呢,结果父母却不说了。

    顿时慌了,觉得这哪行?

    难道自己是捡来的?

    “爸爸,爸爸,还有我呢,我以后是什么?”小明赶紧问到。

    老四大名阎常民,小名明明,可一家人都喊他小明。

    无他,就是因为阎解成一直这样喊。

    阎解成看着跑沙发边的老四,摸了摸他的头说道:“你不用专门做什么,等着跟外国人交朋友就好。只要别被李华抢先了就好。”

    七八岁的小孩子很好哄的,老四被阎解成忽悠了一番后,便接着看电视了。

    夫妻俩说的好久,却一直没有说孩子的成绩问题。

    对于成绩,他们俩是一点都不担心。毕竟两个孩子学习成绩一直都挺好的,没让他们怎么操过心。

    在那些年,大家都玩的时候,他们俩对于安安跟乐乐的学习一直没有放松,所以便相对来说基础较好。

    至于老三老四,年纪尚小,距离高考还有些年头,还不需要他们现在操心。

    就在阎解成跟常可欣聊着子女未来的时候。

    在我国西部,西域地区这会儿天还没有黑。

    在一处山谷里,有一家名为珂珂乐改过自新的石厂。

    这家石场是拉面局下属的一家材料厂,专门负责生产铁路道床所用的石砟。

    这里的工人跟其他地方不太一样,他们都是从全国各处送来的犯人。

    这些人都是看守的监管下,用铁锤一锤一锤的砸着山上的石头。

    然后将碎石,用铁网清出了以后,在厂子里堆积好。

    这石场的生产条件很差。没有什么先进的设备,基本上全靠人力。

    一群人面无表情的干着活儿,砸石头的砸石头,运石头的运石头。

    在石场周围,一群守卫背着枪巡逻着。四处还有哨塔,同样有守卫在四处看着这些人。

    来到这里的人,基本上都是十年以上的有期徒刑。

    很多都是穷凶恶极的,罪恶深重的犯人,棒梗就是其中一员。

    自从他被送到这里,他想过逃跑,想过自杀,可都没能实现。

    如今,他已经认命了。

    每天努力的敲着石头,按时完成工作量。将自己搞得筋疲力尽,这样就没有其他精力,想多余的事情。

    这段时间以来,他虽然努力克制自己,不要想其他的。

    可每个夜晚,还是不由得会想起在京城的日子。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