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105章:全部推倒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第105章:全部推倒 (第2/3页)

文章还只是发酵的话,第二篇报道一出,新闻迅速爆开。

    为什么?

    因为央视都被‘骗’了啊!

    作为全国电视传媒的老大哥,出了这种事情,央视可是要丢一个大脸。

    而且,出于太多不足为外人道的原因,一方面,央视乌龙这种事,确实值得跟进,另一方面,诸多地方媒体,其实也很乐意看到一向强势的央视……丢一个大脸。

    结果就是,不止中原地区,连省外的诸多媒体,听到消息之后,都开始纷纷转载《商都晨报》上的报道。

    并且纷纷派出记者,再次赶赴河元。

    某个少年作家,这段时间炒得那么火热,既然真面目被揭开了,那肯定不止这两份黑料。

    这热闹怎么能不凑一凑?

    随着事情开始爆开,已经回到河元的苏杭不得不重新审视《商都晨报》的两篇报道,作为当事人,或者受害者,仔细琢磨,他也不得不承认这两篇文章的老辣。

    第一篇,只是万卷书城那边明显人为的一次闹剧,被晨报引用之后,立刻就变成了少年作家‘深陷’代写丑闻。

    关键就是其中的‘深陷’两个字。

    大部分公众往往是懒于深究各种新闻细节的,只看标题,‘深陷’了啊,潜意识里就会认为,事情已经发生很久,某个少年作家,大概被人质疑过许多次,才会这么无法自拔。

    然后……

    再稍微浏览一下文章,先入为主,也就深信不疑。

    都被人丢鸡蛋了。

    在古代,什么人才被丢鸡蛋,被押赴刑场的死刑犯才这样。

    这还能是假的吗?

    果然是一个欺骗公众的家伙!

    卑鄙之徒。

    再就是第二篇,大标题,‘央视也被骗了’。

    显然也是深思熟虑。

    央视已经定性的人物,地方媒体随便质疑,那叫对着干,收拾你没商量。

    因此,取这样一个标题,其实就是先替央视‘洗脱’一下:大哥,你没错,你只是被骗了,错的是那个欺世盗名的‘少年作家’,兄弟这么做,也是为了帮你挽回名声啊!

    面对《商都晨报》的诋毁,苏杭这边当然没有坐以待毙。

    博艺直接表态,将正式拿起法律武器,向《商都晨报》发起诉讼。

    河元这边,无论是市政府,还是苏杭的学校,都纷纷通过各种渠道进行澄清。

    然而,基本没什么作用。

    趋势已经形成。

    什么趋势?

    媒体的趋势。

    苏杭前世就知道,媒体是习惯‘捧高踩低’的,当一个人被夸时,各方一拥而上,把对方捧到天上,然而,当你不小心跌倒,肯定也是一拥而上,纷纷上去踩几脚。

    记忆中,曾经九十年代的两个经典商业案例,就是媒体捧高踩低的典型。

    二者分别是‘秦池’和‘三株’。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