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020章:第一个吃螃蟹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第020章:第一个吃螃蟹 (第2/3页)

就拿到天价预付费啊,各种折腾,各种炒作。

    都是生意。

    但也是真的赚钱。

    很多钱。

    落地扇呼呼吹着热风的夏夜房间里,台灯下,苏杭斟酌一阵,在本子上写下两个关键词:

    “十六岁”。

    “学霸”。

    前者来自张爱玲的那句话,出名要趁早。

    苏杭今年16岁,如果能够成名,相比18岁之后的成年人,自然而然地就能吸引诸多关注。

    至于后者,学霸,还是三门主科都能考到满分的那种,已经不只是青少年,在任何年龄段上都能形成共鸣。

    两者结合在一起,一加一,必然会大于二。

    这就是苏杭在合适时机可以拿出来进行自我营销的两个标签。

    然后是具体执行。

    目标定下,苏杭并不盲目乐观,成功了,是上限,不成功,再接再厉就是。

    苏杭的追逐下限,只要能赚些钱,就是好的。

    苏杭不太清楚现阶段的稿费水准是多少,但,对于一个父亲暂时失业母亲每月才拿120块底薪的家庭来说,即使一篇文章只有几十块收入,对于这个家,也是一种很大的经济缓解。

    于是又在本子上补了两个字:

    “赚钱”。

    写下这两个字之后,又提醒自己,不能急。

    脚踏实地,步步为营。

    理顺了思路,苏杭从桌前一排书籍里抽出一本杂志,还把眼前已经用了大半的小32开作业本翻到了前面。

    杂志名叫《青旭》。

    看名字就不难理解,这是一本主要针对青少年读者群体的文学杂志,而且是中原省内的一本杂志,杂志社地址就在省城商都。

    前几天,苏杭骑车跑遍了河元市各处。

    书报亭、图书馆、新华书店等等,还有很多路边书摊。

    主要就是记录。

    记录各种报刊杂志的投稿地址。

    成果不错。

    文具店一块钱六个买来的三十多页小号作业本上,三天时间,记满了大半。

    至于眼前的《青旭》杂志,则是在一个书报亭做记录时,为了避免老板赶人,忍着肉疼掏了一次腰包,3块钱,换来的是老板默默忍耐了苏杭把小亭子里所有合适的书报杂志的投稿地址都记了一遍。

    浏览一遍本子上的各种地址,苏杭又转向已经细读了两边的《青旭》。

    其中文章……

    苏杭只能说,怪不得曾经对这本杂志没印象,大概率是在市场化浪潮中倒闭了。

    不过,既然让自己花了3块钱,那就从它开始吧。

    这钱要赚回来。

    再次简单翻阅了一遍手中的杂志,苏杭就把它连同记满了投稿地址的作业本放回面前书列。

    不拖延。

    不等待。

    现在就开始。

    拿出另外一个同时买来的崭新作业本,苏杭开始将最近几天不断勾勒的第一篇小说落在纸上。

    先写下思路,还有一些关键灵感。

    再列提纲。

    最后开始落笔。

    偶尔抬头看一眼时间,才是晚上的十点多钟,还不晚。

    进入正题。

    写着写着,苏杭就逐渐沉浸其中。

    之前各种关于赚钱的想法暂时退散,反而很享受这种写故事的感觉。

    苏杭觉得挺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