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九百零四章:巡航导弹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第九百零四章:巡航导弹 (第2/3页)

费消耗。

    别看现在英法还在大量动员着军队,他们所依靠的是国家的底蕴,殖民地的不断输血以及北美洲各国家财团的帮助。

    德国虽然没有殖民地和国外财团的帮助,但德国本身的工业规模还是很强的,再加上接连吞并了波兰和奥地利帝国,以及比利时荷兰这样的二三流国家,勉强也能撑得住。

    阿瑟能够放心和岛国人进行消耗的原因之一,就是因为目前澳大拉西亚的军事科技正在迅猛的进步当中。

    战争爆发之后,澳大拉西亚的军事科技研发预算直接翻了个倍,部分比较重要的军事科技预算甚至翻了3到5倍。

    虽然这代表着极其高昂的军事科技研究费用,但军事科技进步的速度也是日新月异。

    1936年12月27日,在旧的一年即将结束之际,阿瑟也迎来了战争爆发以来最重大的好消息,导弹研发的进步。

    众所周知,之前澳大拉西亚的导弹序列是鸽式导弹,目前研发已经有接近五年的时间。

    时隔五年之后,澳大拉西亚终于迎来了新的导弹科技,那就是赫尔曼巡航导弹。

    所谓巡航导弹,主要以巡航状态在稠密的大气层内飞行,也被称作“飞航式导弹”。

    巡航状态指导弹在被火箭助推器加速后,主发动机的推力与阻力平衡,弹翼的升力与重力平衡后,实现近于恒速、等高度飞行的状态。

    在这种状态下,单位航程的耗油量最少。其飞行弹道通常由起飞爬升段、巡航(水平飞行)段和俯冲段组成。它依靠喷气发动机的推力和弹翼的气动升力维持飞行。

    当然,这些对阿瑟来说已经不是最重要的。凭借目前澳大拉西亚在导弹方面的技术,完全可以称得上是领先世界各国了。

    巡航导弹最吸引阿瑟的,是其可以自由的更换弹头,并且可以装载搭配小型核弹的核弹头,并且可以自由选择由飞机或者潜艇发射,也是后世所谓的核三位一体的重要组成部分。

    这代表着什么?澳大拉西亚只需要完成核弹头的制作,就能够拥有远距离核打击能力,这对澳大拉西亚军事实力的提升是无与伦比的。

    那么问题来了,澳大拉西亚是如何实现这项在二战结束之后才逐渐发扬光大的技术的呢?

    首先还得归功于狄塞尔所研发的喷气式发动机。巡航导弹所采用的动力引擎,仍然是目前最先进的喷气式发动机。

    巡航导弹也大量运用了空气动力学,在导弹的飞行原理方面,其实大量借鉴了飞机的原理。

    换句话来说,巡航导弹更像一个造型奇特的飞机,不过是无人驾驶的,并且主要目标就是和敌人同归于尽。

    正因为和飞机比较相似的原理,巡航导弹也是拥有一对机翼的。这对机翼可以为巡航导弹提升升力,借助喷气式发动机强大的动力,实现快速升空的目的。

    新一代巡航导弹不同于鸽式导弹,巡航导弹采用了更先进的雷达和水平陀螺仪,完全摆脱了利用鸽子来提高命中率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