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09章 太阳的距离(大结局) (第2/3页)
“低温系统准备就绪,开始向恒温器注入液氮。”
“报告,各监测点温度持续下降,线圈冷却进程符合预期。”
“超导状态确认!所有环向场线圈、极向场线圈进入超导态!”
“线圈开始通电,电流上升……”
“环向场磁场强度达到17.5特斯拉设定值!磁场形态调整中……锁定完成!”
“真空室本底真空度维持1.0e-8 Pa,稳定。”
“磁流体发电机组预热完毕,接入待命。”
“……”
直到最后的准备步骤完成——
中子与锂在氚增值模块内发生碰撞,产出用于聚变的燃料氚,随后与早已储存好的燃料氘混合,被注入到用于容纳高能等离子体的真空室当中……
控制室内,所有人的视线都聚焦在主屏幕中央那个代表等离子体能量的数值上。
它目前还是一条平静的直线。
这样,就只剩下最后一步了……
闭上眼睑,等待苏醒。
常浩南把一只手掌放在身前,感受心脏在胸腔中剧烈地跳动。
紧接着,凑到麦克风旁边:
“各单位注意,聚能一号示范堆,点火!”
坐在前方控制台后的彭觉先随即打开保护锁盖,按下启动按键。
在这一个瞬间,他想起了当年在反应堆物理实验室里啃着硬馒头计算数据的日子,想起了为了一个关键参数争得面红耳赤的同事,想起了无数个在试验场通宵达旦的夜晚……
从裂变到聚变,从受制于人到引领前沿,这条路走了太久。
而今天,华夏终于要代表全人类,抵达一个前所未有的里程碑……
另一边,按钮按下的指令穿越光缆与电缆,抵达真空室核心。
强大的能量瞬间涌入微小的燃料靶丸。
主屏幕上,那条代表等离子体能量的曲线,猛地向上蹿升!
真空室内,微观世界正发生着翻天覆地的变化。
在极高的温度和压力下,氘核与氚核克服了彼此间的静电斥力,猛烈地相撞在一起。
一颗微型的“太阳”,在人类建造的电磁牢笼中被瞬间点燃!
等效温度在接下来很短的时间内飙升至超过1.5亿摄氏度。
然而,狂暴的能量并未肆虐,而是被那18个D形超导磁体所构建的磁场牢牢束缚,温顺得就像一只绵羊。
屏幕上,代表等离子体形态的模拟图显示出一圈明亮而稳定的环状光带,此刻正按照磁力线的指引运行,将无序能量转化为可控的热流。
控制室内只剩下设备运行的轻微嗡鸣,以及偶尔出现的、压低了音量的汇报声。
“报告!”大约一分钟后,梁建国紧盯着眼前的监测屏幕,声音中带着被压抑的兴奋,“边缘等离子体厚度开始下降,湍流抑制效果显著,磁约束方案有效!等离子体运行状况稳定良好!”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