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97章 高规格运输 (第2/3页)
“心脏”归位。
航吊携带着沉重的堆芯本体,缓缓驶入二号车间的监控视野,随后精准悬停在银白色外壳的正上方。
通常情况下,这种高精度吊挂安装任务,都会有人在旁边协助进行定位。
然而当吊装对象是一个已经塞满了核燃料棒的反应堆时,这种老办法显然就不太行得通了。
“吊装程序启动,下降速度设定,每分钟一米。”
陈超的声音在通讯频道里响起,他整个人几乎贴在了主监控屏上,紧盯着高倍率摄像头传回的画面——
堆芯底部那圈精密的定位销,与外壳安装腔内对应的导向槽,正一点一点地靠近、对齐。
这最后几米的距离,决定着之前所有精密装配的成败。
控制室内刚刚放松的气氛再次凝固,所有目光都聚焦在二者之间那不断缩小的距离上。
只每一厘米的下落,都牵动着无数颗悬起的心。
与此同时,在距离二号车间数百米外。
守卫森严的船厂综合指挥中心里,巨大的弧形屏幕上,同样分割显示着装配车间控制室和二号车间的实时画面。
后面一众观看的人群中间,是XS-1空间核反应堆项目总工程师彭觉先,以及常浩南。
实际上,常浩南本来想直接到控制室内,亲自见证XS-1完成最后总装的历史性时刻。
但上级已经禁止他出现在任何分类为二级或以上的危险区域内。
因此不放心的彭觉先亲自跟了过来,并以“不能给现场操作人员额外施加压力”的理由把常浩南按在了远离车间的指挥中心里……
“真没想到,”彭觉先的声音带着一丝感慨,“从立项评审到完成燃料棒封装,还不到一年……”
常浩南露出一笑:“这应该算是水到渠成吧……”
毕竟,他们二人对空间可反应堆的研发早在几年前就已经实际开始了。
只不过,直到今年才真正具备了正式立项并转入生产的条件而已。
稍后,常浩南的目光从主屏幕上移开,转向站在指挥台另一侧、正密切监控着各项工程节点数据的“信标“项目副总工程师胡守智:
“胡总,运输船到位情况如何?”
胡守智立刻抬头:
“远望22号航天运输船在完成长征五号C遥一火箭的运输任务后,就按照计划进入锦西造船厂3号船坞,开始进行涉核装置运输的专项适应性改造。”
“所有船体加固、辐射屏蔽加强、环境监控系统加装以及特殊系泊固定装置安装工作已经全部完成,目前正在进行最后的安全规程复查和应急演练,预计在48小时内可以完成所有离港前检查,具备启航条件。”
说到这里,他顿了一下,又补充道:
“如果XS-1封装进度有特殊要求,我们可以进一步协调船厂和船上人员,理论上可将准备时间压缩至24小时以内。”
常浩南瞄了眼大屏幕边缘的时间,然后摇摇头:
“没这个必要……XS-1空间核反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