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1615章 一束光的方向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进书架
    第1615章 一束光的方向 (第3/3页)



    到最后,就只有张汝宁一人还在低头跟着演算。

    他并没有理论级别的数学功底,要想从头开始完成推导肯定不行,但足够验证这个流程是否正确。

    “好像……”

    “确实!”张汝宁猛地抬起头,“八个复数系数被归类成五个,不光简化了结构,还分别赋予了对应的物理意义……”

    其他人虽然不知道中间具体是怎么个过程,但既然两位大佬都达成了一致意见,那说明屏幕上面的结论应该是没错。

    “那这样一来……”何修军的眼神逐渐亮起,“物镜组的设计,是不是就可以摆脱过去那种靠经验估算,再带入不断试错迭代的办法了?”

    “嗯……至少偏振像差的控制这块可以直接计算出来,能省不少功夫……”张汝宁略微抬头,在脑海里盘算了一下,“设计周期大概能缩短到原来的一半……或许三分之一左右!”

    他仿佛已经看到了设计效率的飞跃。

    突如其来的喜讯,让他甚至忘掉了刚才自己关注的部分。

    但常浩南可没忘。

    “不只是效率的问题。”常浩南脸上露出一丝更深远的笑意,“在物理上,精确描述,一般可以等同于精确控制,也就是说,我们可以在一定范围内,自由操控光的偏振形态。”

    下面的一众人这会儿还在回味刚才接受的信息量,反应比平时慢了半拍。

    直到大概两个呼吸过后,才有人接上常浩南的思路:“所以常院士您刚才说的复杂偏振是指……”

    “传统的偏振控制,为了简化问题和兼容性,往往只利用光偏振态中非常有限的一部分信息。”

    常浩南解释道:

    “而基于这个理论,我们可以设计全新的多极光源,并且,不再局限于简单的X向或Y向偏振,而是采用环形切向偏振!”

    说着,他拿起触控笔,在屏幕上画了个示意图。

    “在这种模式下,光波的电场矢量方向,会围绕光轴呈环形分布,因此它携带的信息模式,与传统线性偏振有着本质的不同。”

    他看向张汝宁和何修军:“想象一下,在光刻曝光过程中,每一束光,其偏振态都承载着独特的、经过精密设计的信息,利用切向偏振的特性,结合多极光源的灵活性和新理论的精确操控能力……”

    常浩南做了一个有力的手势:

    “我们有可能,将光信号在曝光过程中能够携带和传递的有效信息量,提升整整一个数量级!”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