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3章 衍阵 (第2/3页)
开始,钻研阵法,研究饕餮之力。
而随着他阵法领悟越深刻,法则领悟越透彻。
他对饕餮之力的研究,自然也就越深入。
墨画渐渐感觉到,自己似乎悟到了“饥灾”的某种法则本质。
而他随即,又面临了一个很复杂的问题。
这是一个“法则”层面的问题:
导致大荒饥灾蔓延的饕餮之力,可能与他从术骨部得到的,那副二十三纹的饕餮绝阵法则,是截然不同的。
而术骨部二十三纹饕餮阵,与十二经饕餮灵骸阵的法则,很可能也并不相同。
这便意味着,他目前接触到的,与“饕餮”相关的法则,竟然是没办法统一的。
对应的三类阵法:饥灾饕餮阵,术骨饕餮阵,灵骸饕餮阵,可能也是互不相通的。
这就让墨画十分费解。
饥灾代表的饕餮,可能与饿,与死的法则有关。
那术骨部的饕餮,意味着什么?
饕餮灵骸阵呢,又蕴含什么法则?
为什么同样是“饕餮”,竟然有如此大的悬殊?
这里面,到底藏着什么奥秘?
这个“饕餮”的本源,又究竟该怎么理解?
“饕餮”的本质法则,又究竟是什么?
墨画眉头紧皱,研究越深,越觉得费解,甚至觉得,自己可能又走进了一个死胡同。
“饕餮”的法则,凶残深邃,千头万绪。
他现在很难从这里面,理出一个“线头”,好抽丝剥茧地,深入研究下去,探索饕餮的内核。
墨画还是只能耐住性子,继续重复着,去画厚土复构绝阵,参悟饥灾中的饕餮之力。
但这种领悟,很快也遇到了“瓶颈”。
因为饥灾之气,没有“阵法”的形式来呈现。
或者说,是墨画还并不知道,“饥灾饕餮阵”,到底是什么阵,又是以什么形式构建的。
知道“阵”,但不知“法”,虽然学的只是形式,悟不到精髓,但这样,好歹还能照葫芦画瓢用一下。
墨画现在刚好相反。
他提前悟到了一些饥灾的“法”,但却没有看到作为载体的饥灾之“阵”。
因此“法”没有载体,没有媒介,无法与“阵”合一。
空有法则的感悟,无法运用法则,还是没用。
这同样是个很棘手的问题。
“导致饥灾的阵纹……要从哪里找?”
“在饥灾蔓延的深处?”
墨画沉思片刻,琢磨着要不要炼制一些,可以抑制“饥灾”的厚土灵器,或是生机道袍。
穿着这些道袍,带着这些灵器,抵御饕餮之力,深入饥灾蔓延的腹地。
在饥灾的核心地区,寻找“阵法”的痕迹。
只要能找到这些,催生“饥灾”的阵纹,说不定就能,“法”与“阵”合一,先学会这种“饥灾饕餮”阵法了。
这样一来,自己也算是先掌握了一种“饕餮之力”,等同于拥有了“制造饥灾”的能力。
当然,这只是墨画的“设想”,是他根据自己的经验和阅历,推测出来的。
究竟能不能深入饥灾腹地。
能不能寻到饥灾饕餮阵纹。
甚至到底会不会有,所谓的“饥灾阵纹”存在,也都只是个未知数。
墨画在犹豫。
饥灾之地,很可能有阵法的机缘。
但同时,凶险也很大。
稍有不慎,被饕餮之力侵蚀,自己可能陷入极度“饥渴”之中,性命难保。
而这凶险是肯定有的,但机缘却未必真的有。
这就很难抉择。
正在墨画犹豫不决之时,另一些变故却发生了。
这日,墨画正在盯着枯萎的大地,研究饥灾的蔓延。
巴川便来找他了,道:“巫祝大人,出了点事。”
墨画微怔,“什么事?”
巴川神情严肃道:“兀刹山界,被人攻破了。”
墨画微惊,“是毕方部?”
巴川却摇了摇头,“是术骨部的正部。”
墨画皱眉,“术骨部?”
“是,”巴川道,“术骨部,不知是为了躲避饥灾,还是有其他缘故,突然开始进犯二品小山界,兵力很强,兀刹山界前几日,就被攻破了。”
“丹朱少主,正在率兵抵抗,但战况不知如何……”
墨画正在进行某个很重要很高深的研究,这点巴川看不懂,但心里也明白。
寻常的事,他自然不敢来打扰墨画。
可如今强敌来犯,丹朱少主亲赴前线,兹事体大。
他只能硬着头皮,打断墨画的研究了。
墨画沉吟片刻,点了点头,“好,我知道了,我们现在回去。”
究竟要不要去饥灾蔓延的核心地带看看,这个之后再考虑。
当务之急,还是先解决术骨部的进犯。
毕竟乌图和兀刹这几个山界,算是墨画的“大本营”,也是图谋进一步发展的根据地,不容有失。
术骨正部的威胁,不可小觑。
墨画最后又看了眼,正在枯萎的大地,以及他零零散散,画下的与饥灾对抗的厚土复构阵法,感受那股“生与死”交织渗透的奇妙感觉,目光深邃,而后便动身离开了。
……
墨画做饕餮之力研究的地域,是在兀刹山界西北方。
而术骨部进犯的地方,在正西侧。
墨画赶到兀刹山界的前线,花了一天一夜,到了前线,便见双方已经在险峻的山岭中,展开了厮杀。
丹朱和赤锋,带领丹雀部,以及兀刹,黑角和乌图等部的蛮兵,正与涂着古怪面妆的术骨部族人,绞杀在了一起。
术骨部,是绕过饥灾的区域,从险峻的山岭间,向兀刹山界,发动进攻的。
好在他们的意图,很快被察觉到了。
丹朱知道后,率兵反击,也成功将术骨部的蛮兵,拦在了兀刹山界边缘,大约三十里的地方。
这才使得兀刹山界主体,包括兀刹山界屏障下的,乌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