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四百九十二章:四海燕华,历史的岔路!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进书架
    第四百九十二章:四海燕华,历史的岔路! (第3/3页)



    众人看着庞大的舰队,缓缓靠近,全都精神一震。

    海军舰队,搭载部分退役人员的海船,没有停留,径直驶向海军军港。

    旁边没有戒严的码头。

    一群身穿儒衫的读书人,从船上下来,纷纷看向这边。

    “发生了什么事?”

    “围观者好像在议论,燕世子回来了。”

    “咱们也去看看。”

    “哎,也不知,燕藩国子监,接不接收咱们这些从占城、南朝、阿瓦王朝、陈朝偷渡来,向往燕藩的读书人。”

    ……

    原来,这是一批,偷渡来的读书人。

    就当这批偷渡客拥挤过去,围观时。

    他们身后码头上,一艘挂着陈字旗的商船缓缓靠岸。

    陈朝储君陈寿,站在舰首,看着雍鸣乘坐的旗舰,缓缓靠近戒严的码头。

    燕藩……

    太强大了!

    这些年,派来的细作,不是没有带回有关燕藩的消息。

    可只有真正来到燕京。

    才能从十五丈高的炎黄钟楼、横跨海湾的大铁桥、南岸,冒着滚滚浓烟的工业区……

    真正感受到,燕藩强大带来的震撼冲击。

    在无数双眼睛注视下。

    雍鸣在毛骧陪同下,从旗舰下来。

    雍鸣看到一群师兄师姐时,唇角露出笑容,步履变快。

    “师姐,我太想念你们做的好吃的了。”

    哈哈……

    见面头一句话,就把众人逗得哈哈大笑。

    春晓含笑,伸手捏了捏雍鸣耳朵,打趣道:“在倭国是不是胡吃了,小心师傅知道,把你每天负重拉练十里,变成二十里!”

    他们也不知,师傅为什么特别严格管理小师弟吃这方面。

    但从小,师傅就对小师弟吃饭的问题,严格要求。

    允许吃饱。

    但绝不准贪嘴!

    春晓他们哪里知道朱棣的一片父爱之心。

    朱棣这样做,是担心雍鸣像历史上,变成一个大胖子。

    肥胖给身体造成太大负担,影响雍鸣的寿数。

    春晓他们只看到,他们的小师弟这些年,长成偏偏少年郎。

    当然,就是一个缺点,让人抓狂。

    做正事时,小师弟一本正经,还少有的矜持。

    但凡私下里,脸皮就极厚极厚。

    对此,师傅、师娘竟然默许放纵了。

    恐怕,当今天下,也就师傅、师娘才会对他们这些孩子,如此纵容吧。

    “师姐,你可别瞎说!”雍鸣脸色立刻就变了,眼珠子转动,首先查看四周,确定朱棣没来,才松了口气,一本正经说道:“倭国没什么好吃的,我可没胡吃,不信,你们为阿毛叔!”

    毛骧配合孩子们的玩笑,笑着点头。

    其实,经过少爷少夫人的引导教育。

    世子的自律性好的很。

    随着年龄增长,虽然还有贪嘴的毛病,可从不胡吃海喝。

    当然,脸皮厚这一点,非但没有改变,随着年龄增加,倒是越来越厚了……哈哈……

    “拜见世子。”蓝玉带着众人,时机恰当走上来,行礼。

    雍鸣忙收敛和师兄师姐们在一起时的放松状态,郑重扶住蓝玉,“梁国公,诸位大人可别折煞小子了,咱们就不要在这里堵着,影响正常商贸了……”

    ……

    很快,雍鸣骑上祈婳给他带来的自行车,一群孩子,欢快笑着,消失在码头上。

    刚来燕藩的读书人以及各国使节,看着骑车离开的孩子们满脸惊讶。

    “这……燕王的世子,就这么骑着车离开?”

    “身为一国储君,不用塑造神秘感吗?”

    “你们刚来俺们燕藩吧?”

    “什么神秘感俺们不懂,可世子、郡主、郡王平日里就是这样!”

    ……

    陈寿听闻百姓回答,不由微微皱眉。

    燕藩处处令人震惊啊!

    当夜。

    朱棣首次在王宫内,宴请了大明朝臣、各国使节。

    酒宴结束。

    书房。

    朱元璋和朱棣父子,联袂抵达。

    毛骧早已在书房等着了。

    忙起身,噗通跪倒,哽咽道:“毛骧拜见皇爷!”

    他忠于少爷。

    但对于皇爷的恩情,他也不敢忘。

    哼!

    朱元璋唇角泛着笑容,却冷哼一声,从毛骧身边经过时,不轻不重踢了毛骧一脚,“没出息的东西,滚起来!”

    毛骧抬头,用衣袖擦着眼角,看向朱棣。

    朱棣没好气笑骂:“你给我爹下跪,看我干什么!”

    嘚!

    ‘毛老六啊,谁让你摊上皇爷、少爷这对父子。’

    毛骧腹诽着,讪笑起身。

    朱元璋在朱棣书桌后落座,指了指椅子。

    等朱棣和毛骧先后坐下,询问:“讲讲这段时间,雍鸣在倭国,发生了什么?”

    毛骧知道朱元璋、朱棣想知道什么,回答道:“这段时间,虽然诸侯大名们都被少爷举族带走,但是诸侯大名统治下的精英层并不甘心失败,有十几波,试图接近世子的刺客,不过,这些人进入兵库后,就在严密监控中,世子对这些刺客,也没有留情,直接下令杀了,除了……”

    朱元璋微微皱眉,“吞吞吐吐干什么,除了什么?”

    雍鸣能下得去手,让他很欣慰。

    上位者,必须拥有必要的冷酷无情。

    毛骧忙回答:“屡屡失败,倭国北方的精英就转变了策略,竟然派了一个八岁女孩做刺客,扮作乞丐,妄图利用世子的善良,接近世子,刺杀世子,世子对这个小女孩手下留情了。”

    朱棣询问:“就是这次,跟着他回来的那个小女孩?”

    “嗯。”

    毛骧点头,“臣问过世子,为什么留下这个小女孩,世子说,他倒是可以杀一个孩子,但他现在不想这样做,毕竟,他还是个孩子,不应该这么早,血就冷了……”

    毛骧说完雍鸣在倭国发生的一切后,主动起身离开。

    他很清楚。

    无论是皇爷,还是少爷,都要通过小少爷在倭国的表现,判断小少爷是否能承担起燕藩这幅重担。

    是否还有什么缺点,需要在往后的教育中加以弥补。

    书房陷入沉默。

    片刻后,朱元璋打破沉默,“咱们家雍鸣,有些过于仁了,不像你,霸道多余仁恕。”

    即便刺客是个八岁女孩。

    只要是想刺杀雍鸣。

    在他看来,都该死!

    朱棣笑笑,“父皇,燕藩是儿臣用理想和强大武力,强行捏合在一起的政权,我这一代,用霸道,以及我自己的英雄形象,笼络所有人,初步同化,可我之后,并不能延续我的政策。”

    “毕竟,我的后人,不可能都像我。”

    “雍鸣仁多余霸,其实并不是什么坏事,我把那些不安定的因素铲除后,未来,他怀仁以治天下。”

    ……

    朱元璋默默点头。

    其实,这和他当初选择立标儿为储君的道理一样。

    当然,接受新式教育的雍鸣,和接受传统帝王权术的标儿,虽然一样都是仁恕。

    但这仁恕的内涵并不一样。

    朱元璋提醒道:“记住,你这个当父亲的,在雍鸣翅膀硬之前,不要完全当甩手掌柜,该庇护的,也还要庇护!”

    “孩儿明白。”

    朱棣笑着应下。

    ……

    半月后。

    朱棣开国之日。

    四更天。

    百姓就从家里出来,携老扶幼,穿着新衣服,抱着爆竹,在马路两侧等着。

    “咱们王爷终于要立国了!”

    “太好了!王爷立国,就意味着,咱们现在拥有的一切,就会一直存续下去!”

    “按照流程,王爷在宫内登基后,就会乘坐马车出宫,沿着中央大道,接受咱们的拜见对吧?”

    “对!俺家男人在马车工厂上班,听说,马车工厂按照工部要求,专门给王爷设计了一种敞篷马车!到时候,咱们能看到王爷和咱们招手打招呼哩!”

    ……

    礼宾馆。

    胡惟庸等人。

    陈寿为首,各国使节团都在忙碌准备着。

    他们受邀入宫观摩。

    各国使节团,更要送上贺礼!

    所有人,就连和朱棣交好的革新派,都紧张忐忑。

    此刻,没有人能判断,燕藩建国后,会对大明,以及周边邦国的未来,产生什么影响。

    ……

    求月票、推荐票、追订、全订。

    (本章完)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