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四百四十七章:短暂的十年和平期!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进书架
    第四百四十七章:短暂的十年和平期! (第3/3页)

怼的偃旗息鼓。

    纷纷愤怒议论:我就不相信,会有这么多人愿意背祖弃宗,放弃天朝上国的身份,冒险来这蛮荒之地!

    若是真有这一天,老夫就在燕藩的迁民办事处门前,自尽!

    朱樉向朱棡微微侧身,低语:“老三,你说,将来,真会有每年五万人,迁徙老四这里?”

    他有些不相信。

    五万人!

    这都是一个下县的人口了!

    朝廷得多无能,老四的燕藩得多好,才能每年吸引一个下县总人口,迁徙燕藩?

    朱棣往朱樉方向瞥了眼。

    保留迁民这个通道,除了为燕藩发展提供动力。

    他还想刺激大明。

    让大明的保守派,都不得不主动去寻求发展之路。

    “二哥,如果朝廷不积极主动求变求新造福百姓,将来,五万人,恐怕十万人都可能出现!”

    朱棣话音刚落,顿时一石激起千层浪。

    “燕王,你太嚣张了!”

    “对!王爷,大话说说可以,可别打了自己的脸!”

    ……

    朱棣瞧着愤怒的百官,笑道:“诸位大人,干嘛这么激动,这个问题,我们留给时间去检验如何?”

    话罢,朱棣指着第二条,“我希望,将来大明和燕藩之间,除了经济、人口往来,还能有积极的文化往来,相互促进,相互取长补短……”

    “不必了!”

    一名官员立刻大声反对,“燕王学习大明没什么,反正,周边番邦都在学习大明,学习中原,可我们没有兴趣学习燕藩!”

    “对,这条不必了!”

    “不必了!”

    ……

    突然间的反对浪潮,比人口流动更加激烈汹涌。

    李善长瞥了眼激烈的百官。

    众人自信背后,其实是恐惧。

    他们想要禁止燕藩文化、燕藩新风潮、新风尚冲击大明。

    他们在害怕!恐惧!

    朱棣含笑点点头,“好,那这一条咱们就忽略了。”

    官方不交流,通过商贸,总会交流的,无所谓。

    他之所以把文化交流,摆在第二条。

    初始时,就没寄希望能通过。

    争取第一条,放弃第二条,给对方一种胜利感,缓和第一条被迫答应的愤怒,为争取第三条实现,做铺垫。

    这是一种谈判技巧。

    随后,双方在经贸、技术交流、货币流通问题上,经过激烈争论,达成了一揽子协议。

    经贸上,朱棣希望保持现有的海上经贸往来二十年不变。

    不过,在这个问题上,朱标首次开口,提出反对意见,十分坚定坚持,以十年为期!

    十年期到,双方坐下来,进行重新协商调整。

    在这个问题上,朱标意志十分坚定。

    不容动摇。

    最终,朱棣选择退让一步,同意十年为期限,十年后重新谈判。

    这个问题谈完后,朱棣虽然没有任何表露,可有人却明显察觉,朱棣的情绪有些低沉失落。

    很快,朱棣又强打精神,在技术交流方面,提出技术专利、技术授权等约束。

    双方成立技术专利保护。

    未经授权,双方无论是政权,还是个体商人,不得盗取无偿使用。

    在这个方面,朝廷百官显示出了极大轻蔑,诸如奇淫巧技之类的议论声不绝于耳。

    朱棣对此无奈摇头。

    被中原读书人视为奇淫巧技的东西,却是文明发展,最大的动力。

    恰恰是被中原读书人忽略的东西。

    却被西方人盗取,催动了西方近现代的工业、科技萌芽。

    索性,双方签订了这个条约。

    他也给所有人普及了什么是技术专利、技术授权。

    相信,未来,这些瞧不起奇淫巧技的人,会重视起来。

    货币方案中。

    朱棣提出,大明必须接受燕藩的银币、金币。

    为此,朱棣拿出了东番匠人,小规模制作的几枚金币、银币。

    这是用水锤冲压而成。

    十分精美。

    一面写着燕字样。

    一面用粗线条模子,压印着一艘风帆船图案。

    当朱棣拿出这种钱币时,顿时吸引了所有人。

    即便是敌视者,都爱不释手观察。

    在这个问题上,大明一方所有人都很喜欢这种精美的金币、银币,反对声很小。

    反倒是方孝孺提出了异议,对于货币上的燕字,表达了反对意见。

    朱棣顺势妥协退让了一步。

    同意,用于和朝廷进行商贸的货币,会去除燕字图文。

    他只是想规范货币罢了。

    至于去除燕字也很容易。

    冲压磨具,另一面用白板磨具就行了。

    ……

    双方当场再次誊抄一份。

    朱棣和朱标相互在两份协议上,签下自己的名字后,起身,朱棣笑着把手中协议递向朱标,“大哥,我相信,也希望,未来大明和燕藩之间,互通有无,能变得越来越好!”

    朱标微微愣怔。

    可很快就明白,朱棣是要互换协议。

    含笑互换后,点头,“大哥也对未来充满信心!”

    在数百人见证下。

    人类史上,第一份国与国之间的协约,在吕宋前朝王宫,由朱棣和朱标这对兄弟签订。

    这份协约,对后世产生了深远影响。

    后世,大华夏研究大明、燕藩并立这段历史时,总绕不开这份协约。

    这份协约,也被后世称为:短暂的兄弟协约!

    啪啪啪……

    东旭带头鼓掌后,无论众人,谁真心,谁假意,全都纷纷鼓掌庆祝。

    等朱标等人离开后。

    东旭激动道:“师傅,有这份协约做指导和约束,未来咱们和大明之间,就能和睦共处,友好往来了吧?”

    “傻孩子!”

    毛骧拍了拍东旭脑袋。

    东旭不解看向毛骧,“阿毛叔,难道不是吗?”

    毛骧苦笑:“最多十年,可能,连十年时间都没有!”

    太子在维持现在的商贸格局上,坚持十年,意志不可动摇的态度。

    王爷备受打击。

    他也备受打击!

    太子现在倒未必是真想动手。

    但太子为将来动手,埋下了一个借口。

    否则,为什么不能答应是王爷提出的二十年。

    所谓的商贸往来,也根本没有什么不利于大明的条件,只是双方相互约定,准许双边商人,相互往来罢了。

    很宽泛。

    其实,与其说是商贸。

    还不如说,王爷希望维护二十年和平共处。

    他不信,太子看不明王爷的意思。

    可太子偏偏,坚定不动摇的只答应十年!

    下一个十年。

    陛下和娘娘还在吗?

    到时候,无论是太子,还是王爷,父母不在了,都不用顾虑兄弟之争,父母承受钻心之痛了!

    下一个十年。

    双方如果有不可调和的矛盾,太子应该就不会忍让了。

    王爷见太子十分坚持,也一口答应,同样是坚定展示了,彼时,若真如此,王爷也不会忍让妥协!

    东旭听闻后,情绪瞬间低落。

    他想不明白,太子为何如此?

    只要双方和睦相处,有好东西,师傅还能不给朝廷?

    就算不为太子这个兄长。

    雄英师弟在师傅心中,和亲子没什么两样。

    为了雄英,燕藩的好东西,师傅也愿意给大明。

    ……

    有看懂十年期限背后隐藏之隐患者。

    有人激动的弹冠相庆。

    有人对未来充满了担忧。

    朱元璋在看过这份协约后,什么话也没说,只是把朱标、朱棣同时叫到面前,说了句:“咱已经老了,未来是你们的,走什么样的路,掌握在你们的手中!”

    ……

    朱元璋在吕宋停留了一个月。

    在谭渊等人彻底驱逐中央吕宋地区的抵抗势力后。

    朱棣安顿好一应事务。

    率领第一混成协,及海军战船,护送朱元璋返回鸡笼屿。

    朱元璋在鸡笼屿休整五天后,准备翌日动身启程,返还大明。

    当夜。

    小祈婳久久等不到朱棣去讲故事,拉着雍鸣来讨要说法时,看着朱棣和徐妙云准备热水,端着两个脚盆出门,好奇问:“阿爹,娘亲,你们做什么?你们洗脚,不都是一起洗吗?娘亲还给阿爹按摩脚呢!”

    徐妙云俏脸瞬间通红。

    恼羞成怒:“朱祈婳!你什么时候偷听偷看了!”

    她给四郎用药草泡脚,都是晚上休息前。

    这个死丫头怎么知道?

    不用问,肯定是偷看了!

    小祈婳嗖一下躲到雍鸣背后:“阿哥救我!”

    “我是阿弟!”雍鸣一本正经纠正。

    徐妙云、朱棣,被两个小东西逗得哭笑不得。

    朱棣没好气笑道:“我们去给你皇祖父、皇祖母洗脚,赶快回屋休息去!”

    老头子早盼着这一天了,这一走,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再见面……

    求月票、推荐票、追订、全订。

    (本章完)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