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2063章,时代周刊封面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第2063章,时代周刊封面 (第2/3页)

责抽调部队。在机场集结。

    张庸负责调集DC-3运输机,同时安排空中航线。然后空运。

    因为不需要携带重武器,不需要携带后勤物资,单纯只需要兵员过来。所以,运输任务不算很重。

    每架DC-3运输机,一次能运输25个人左右。如果是二十架运输机。一天就能输送500人。

    其实还是挺快的。

    如果抓紧时间的话,一天甚至能运输两趟。也就是一千人到来。

    反正张庸只需要人到。

    其他武器装备,后勤物资,张庸都会就地安排。

    “宋司令。”

    “陈老板,你有什么吩咐?”

    “回去报告各位首长,就说你们连续战斗,伤亡比较惨重……”

    “明白了。”

    “你们伤亡越惨重,那边就越高兴。”

    “我们会安排的。”

    宋司令当然知道张庸的真实身份了。

    否则,也不会被委派到来。张庸的意思,他确实是明白了。

    要是说八路军取得大胜,蒋某人肯定不高兴。

    不高兴就会出幺蛾子。就会想方设法的捣乱。

    “我会安排胡宗南的部队前来驻守机场。到时候,你们的战功,恐怕要记在他的头上。”

    “没问题。”

    “就这样吧。你们得到里子,胡宗南得到面子。”

    “好。”

    宋司令带着部队撤退。

    南苑机场暂时是空白的。没有部队驻守。

    因为附近已经没有日寇,也没有伪军。偌大的北平城,目前是空白地带。

    张庸开始遥控指挥。

    第一批DC-3运输机,十二架,从长沙机场起飞。到达西安机场。降落。加油。

    胡宗南集结的部队,也已经到达机场。只携带防身枪械。

    飞机加满油以后,第一批运输过来的,是西安机场的机务人员,还有部分地勤、通讯人员。

    他们的主要任务,是保证南苑机场的基本运行。

    一番忙碌的操作。

    深夜十点,第一批国军到达。

    带队的居然还是熟人。就是孙策。他又来了。

    之前,去加尔各答是他。现在,来南苑机场,也是他。真是出风头了。

    如果不是胡宗南没有女儿,张庸都要怀疑,对方是不是胡宗南女婿了。

    “报告!专员大人!孙策前来报到!”

    “好。”

    张庸举手还礼。

    既然是熟人,那就好办事。

    张庸给孙策的任务,就是在南苑机场长期驻扎。

    和日寇面对面的近距离接触。

    好像钉子一样,扎在日寇的咽喉上。

    如果日寇小打小闹的话,那就坚决反击回去。

    如果是日寇大举来攻,立刻召唤。

    电台频率什么的,都已经告诉对方。还有多个备份。

    总之,只要不是一下子人全部死光。在频率里面呼叫就行。他张庸能收到。

    必要的时候,也可以在明码电报里面呼叫。

    就是95.27兆赫频率。

    “专员大人,如果有其他人想要进入南苑机场,如何处置?”

    “只要是没有敌意的,都可以。有敌意的就不行。”

    “他们进入南苑机场以后,如何处置?”

    “送他们上飞机,然后去西安机场,或者洛阳机场。”

    “明白了。”

    解决了最重要的两个问题,孙策就开始布防。

    胡宗南对这位小师弟比较看重。一直在培养他。这次驻扎南苑机场,也是他独挑大梁。

    当然,胡宗南在西安,肯定是要遥控指挥的。过过指挥的瘾。

    凌晨四点。第二批国军到达。

    南苑机场的防备兵力,增加到了五百人以上。

    配套的武器也都配备下去。

    除了各种轻武器,还有155毫米榴弹炮,还有88毫米高射炮。

    另外还部署有六门法制105毫米重加农炮。

    张庸需要用到它的超远射程。

    一旦双方炮战,就能远距离,先发制人,遏制日寇炮火。

    事实上,以南苑机场为中心,20公里射程,已经是控制了大半个北平城区。

    如果是日寇回来的话,估计不敢驻守在射程之内。

    否则,一旦开炮,日寇立刻就会挨炮弹。然后一个个被炸的粉身碎骨。

    呵呵。

    妙哉。

    用两千人就间接控制北平城。

    日寇除非是将南苑机场这个钉子拔掉,否则,以后都不得安生。

    那么,日寇有能力拔掉这颗钉子吗?

    嘿嘿。

    我张庸不答应。

    做梦。

    当然,各种小口径的苏罗通机关炮也是必不可少的。

    它们不但可以防空,还可以击溃日寇坦克。和各种大口径重炮,形成完善的火力网。

    无论日寇是准备从天上来,还是地上来,都要付出惨重代价。

    总的目的,就是将南苑机场,变成一个刺猬。

    不是害怕日寇来进攻。而是期待日寇来进攻。

    只要日寇来攻,就会头破血流。

    “报告!”

    “专员大人,侍从室请你回电话。”

    “好。”

    张庸启动5C通讯中心,接入侍从室。

    结果,接电话的是刘真真。不是林主任。对方一副公事公办的语气。

    “专员大人,美国人要去北平视察战况。”

    “谁?德文特?”

    “不是。是美丽国时代周刊的记者们。”

    “仅仅是记者吗?”

    “通报身份是的。”

    “知道了。他们在什么地方?”

    “重庆。”

    “好。我来安排。”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