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1937章,重返四战区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进书架
    第1937章,重返四战区 (第3/3页)

乎没什么用。

    无论你在谍战战线多么高明,一场前线胜利,就能扭转一切。

    必须重创日寇几个师团。彻底将其打垮。

    降落。

    停稳。

    出舱。

    刘峙立刻冲上来,一把将他抱起来。

    那感觉,就好像是溺水之人发现了救命的稻草。觉得自己又原地满状态复活了。

    「总座。」

    张庸不得不伸手将对方推开,

    刘峙开始发福了。养尊处优的。胖乎乎的都是肉。

    「少龙,你终于回来了!」

    「回来就好。」

    「回来就好。」

    刘峙笑呵呵的。眼角都笑开了。

    张庸回来了。自己就可以高枕无忧了。晚上睡得香香的。

    指挥打仗的事,完全可以交给张庸去做。

    自己只要负责享受。

    当然,也要让张庸好好的享受享受。

    「总座,客气了。」

    「少龙啊,你想怎么打就怎么打。我听你的。」

    「总座言重了。」

    「下面的人也都听你的。」

    「呵呵。」

    「你们说是不是?」

    刘時将后面的军官都叫上来。

    都是老熟人。上次见过面的。

    主要就是陶广、陶柳两兄弟。

    四战区说是战区,其实地盘很小。就是两广。

    而桂省向来都是桂系的地盘,外人是不可能插手的。哪怕张发奎都不行。

    桂系的部队,四战区也指挥不动。只能协调。

    而粤军的主力,也被薛岳和吴奇伟带着北上。

    眼下就一个军。二十八军。军长就是陶广。

    二十八军魔下,就一个主力师。师长陶柳。

    其他零零星星的部队,都是凑数的。就别指望他们和日寇硬杠了。

    都不用召开军事会议。

    直接站着就可以说完。

    反正就是那么几个人。

    「日寇来势汹汹”

    「目前已经发现多个师团番号「包括日寇第二师团、第九师团、第十三师团、第十六师团等等。」

    「可能有更多的师团还在后面待命。」

    战区参谋长介绍情况。

    张庸随手将情报拿过来。扫了一眼。

    日寇在广州附近集结的兵力确实很多。都是日寇南方军主力。

    本来是要准备用来横扫南洋的。现在突然北上。猛攻四战区。

    难怪刘崎第一时间喊救命。

    确实,大军压境,国军就一个军,三万人,如何阻挡?

    现在四战区面对的,全部都是日寇精锐。

    「报告!」

    有参谋急匆匆赶来。

    很快,墙壁上的地图就增加了很多小红旗,

    都是被日寇占领的前沿阵地,

    日寇的进攻非常猛烈。一天的时间,就前进了三十公里。

    前线的国军确实挡不住。

    毫无疑问,日寇的攻击目标,就是英德。

    一旦攻克英德,就可以直接威胁韶关。深入四战区腹地。

    目前的四战区,回旋余地其实很小。

    桂省那边,你管不到。

    粤省这边,大部分区域都被日寇占领了。

    难怪管辖部队只有一个二十八军。因为更多的部队也供养不起啊!

    「少龙—.」刘峙转头看着张庸。

    「命令部队,且战且退。放弃英德。」张庸直截了当。

    刘峙:—.

    其他人:

    都是有些担心。

    放弃英德?那日寇就长驱直入了。

    日寇会顺着粤汉铁路一直打到韶关的。相当的危险。

    陶广欲言又止。

    「放弃英德。」张庸重复说道,「诱敌深入,打个歼灭战。」

    他不想继续平推了。

    没意思。

    上次已经做过。

    想要重创日寇,必须打歼灭战。

    包围。

    或者半包围。

    将日寇吸引到粤北,才方便行动。

    一次围住日寇一个联队,或者一个旅团,然后干净利索的吃掉。

    没有大群107火箭炮无法解决的敌人。

    如果有,那就加上155毫米榴弹炮「好!」

    「就这么办!」

    刘峙拍板决定。

    张庸说啥,他就做啥。

    信张庸,保证没错的。

    那些不信他的,现在都全部仆街了。

    看九战区。

    张庸一走,防线直接垮塌。

    南昌、岳阳全部都沦陷了。

    门户洞开。

    发发可危。

    以前非常安全的长沙,再也不安全。

    如此惨痛的教训,谁还敢来第二次?

    趁着张庸还没有被召回去收拾九战区的烂摊子,赶紧行动。

    否则,一旦张庸被委座叫回去救火,四战区可就有危险了。

    「报告!」

    忽然有参谋到来。

    张庸听完,顿时眉头紧皱。

    【未完待续】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