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1503章,规矩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进书架
    第1503章,规矩 (第3/3页)

不过,日寇两个师团,的确是被消灭的差不多了。

    第69军也投入了战斗。拦截逃窜的日寇。没有大的战事。都是零零星星的战斗。

    豫苏鲁游击纵队的八个步兵营,也只发现零零星星的日寇。没有重量级的军官。

    甚至连一个日寇大佐都没打死。

    判断最后逃出去的日寇,可能就是几百人。

    对于两个师团来说,可以说是全军覆没了。

    唯一的遗憾,就是没有抓到两个敌酋。这也是没办法的事。

    因为这次围歼战,国府终于是扬眉吐气了一次。

    这是一次实实在在的胜利。

    在汉口、重庆等地都举行了隆重庆祝活动。

    优势在我在战场上被拍摄的照片,也上了各种报纸头版。

    还别说,美元就是好使。

    那些记者拍出来的照片都很不错。

    当然,在报纸的不显眼的位置,也提到了李长官。

    至于他张庸……

    一个字都没有。

    是他自己要求的。不要见报。

    自己要的是里子,不是面子。

    回到徐州。

    优势在我已经离开。

    回去汉口参加盛大的庆祝活动了。

    据说,这个庆祝活动要连续举行三天三夜,有百万人参加。

    甚至还向所有驻华外国大使馆、领事馆都发出了热情邀请。

    “张专员。李长官有请。”

    “谢谢。”

    张庸来到战区长官部。

    发现只有李长官一个人。小诸葛不在。

    立正。

    行礼。

    “坐吧。”

    “谢谢!”

    张庸坐下来。

    察觉到了李长官的一些怨气。

    非常能理解。

    本来,苔儿庄战役,是对方指挥的。

    结果,快胜利的时候,老蒋来横插一脚,将荣誉全部抢走了。

    对于桂系上下来说,当然不爽。

    而他张庸,作为老蒋的忠实狗腿子,自然也不被待见。

    好在,他张庸和桂系,倒也没有撕破脸。

    “专员大人劳苦功高……”

    “李长官,不知道这次战役,部队消耗弹药如何?”

    “你问这个做什么?”

    “我给李长官准备了三千吨弹药,就在微山湖码头,还请李长官派人接收。”

    “你说多少?”

    “三千吨弹药。是给李长官的。不是给第五战区的。”

    “好,好!”

    李长官立刻打电话,安排人去微山湖码头。

    等他放下话筒的时候,一丝丝的怨念消失了。双方终于是回到之前的友好状态。

    张庸说的很清楚。三千吨弹药。是给桂系的。不是给第五战区。这一点很重要。

    “很遗憾,我没办法搞到武器。只能搞到弹药。”

    “非常感谢你的诚意。”

    “应该的。对了。白长官去哪里了?”

    “去阜阳了。”

    “战况如何?”

    “比较激烈。阵亡了两个团长。”

    “哦……”

    张庸点点头。

    看来,战斗的确很激烈。

    须知道,48军,是经过他张庸“督察”的,

    换言之,就是经过他张庸强化的。弹药充足。人员也相当充足。

    纵然如此,还是阵亡了两个团长。

    查看空指部地图。

    阜阳那边,日寇集中有75毫米山炮和105毫米榴弹炮。

    对于没有重炮的48军来说,的确是很大的麻烦。平原地区作战,大部分伤亡都是来自炮击啊!

    不过,这件事,他就没有必要过问了。小诸葛就在前线。

    48军的前身是15军,是小诸葛自己的起家部队。对方肯定不会疏忽大意的。

    “有件事……”李长官欲言又止。

    “什么事?”张庸判断这件事多半和老蒋有关。

    果然,李长官缓缓的说道:“委座正在安排人和日本人谈判……”

    “是议和吗?”张庸悄悄的皱眉。

    “是的。”

    “什么条件?”

    “我不清楚。我没参与。”

    “是吗?”

    张庸其实是有些担心的。

    担心优势在我会放弃华北,放弃东三省。

    日寇现在遭受重大挫折,估计也会积极议和,然后缓兵之计。

    老蒋是真的想议和。想要保住自己的基本盘。

    但是日寇的议和,完全是做戏,是拖延时间。

    利用虚假的谈判,蒙住老蒋的眼,然后拼命的向华夏增兵,发动更大规模的战事。

    在抗战初期,日寇的补充能力还是很强的。兵员完全不缺。

    那些满脑子狂热的日寇青年,还没死光。

    只要一张红纸,就可以将它们招揽入伍。然后送来华夏充当刽子手。

    “你怎么看?”

    “我?”

    “对。张专员。你对和谈怎么看?”

    “和谈是不可能和谈的。这辈子都是不可能和谈的。必须打到日寇无条件投降为止。”

    张庸毫不迟疑的回答。

    这是历史。

    日寇必须无条件投降。

    不存在任何讨价还价的余地。

    沉默。

    李长官没有说话。

    良久……

    “有人极力主张和谈……”

    “你说的是行政院汪院长吗?”

    “我没有说。”

    “李长官,如果我说,他可能会叛变投敌,你相信吗?”

    张庸直言不讳。

    然后……

    沉默。

    李长官又没说话。

    沉默就是代表同意。但是不能说出来。

    良久……

    “你刚才说,日寇会无条件投降?”

    “是的。”

    “希望如你所愿。只是,难度有点大啊!”

    李长官感慨。

    从开战到现在,压力山大。

    日寇的战斗力之强,他已经是深深感觉到了。

    哪怕是苔儿庄战役,取得了较大的胜利。但是,总的敌强我弱的态势并没有改变。

    日寇军队的综合实力,尤其是重武器,超出国军太多太多了。

    一旦日寇缓过气来,又会发起更大进攻。

    而且,不会轻易再犯错误。

    到时候,战争会更加艰难。

    “李长官,我对我自己的推算非常有信心。”

    “我对你也有信心。”

    李长官明显说的是安慰话。张庸当然不会揭穿。

    闲聊片刻以后,张庸就告辞离开。

    昂首。看着灰蒙蒙的天空。天气不好。没有阳光。

    然而,无论是什么样的乌云,都不可能永远遮挡阳光。阳光最终会洒落。

    “报告!”

    “说。”

    “专员大人,侍从室电报,请你回去汉口参加庆功会。”

    “知道了。”

    【未完待续】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