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九百六十九章 艺术聚会与“版画课”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进书架
    第九百六十九章 艺术聚会与“版画课” (第3/3页)

术上的原因,奈尔斯认为,顾为经心底对于版画本身缺乏足够的热情。

    奈尔斯先生认为顾为经对于版画,更多的是看到了它商业性的那一面。版画在过去一个世纪的欧洲艺术品交易市场,有着极为辉煌的成果。

    毕加索有一大堆的版画作品。

    在这个领域里,更成功的则是安迪·沃荷。

    “我不是想要你,批评安迪·沃荷或者批评波普艺术。也许这是对整个艺术行业的一次审视与思考。安迪·沃荷能将流水线式的工业印刷品卖到1000万美元,我们所看到的更重要的那面,应该是用来揭示消费社会的某一面,一切都可为某种消费的符号,而非是一张价值1000万美元的海报。”

    “而非那句名言——赚钱是最伟大的艺术。”

    奈尔斯还给顾为经看了毕加索的版画——《节俭的一餐》的图片。这是一幅非常简单的黑白素描版画,描绘着一对情侣在巴黎的街头用餐,他们因为饥饿而骨瘦如柴。

    毕加索早年蓝色时期的著名作品。

    “它如今存世量大约有30张,上一次拍卖会上出现,有一位德国画廊主在佳士德拍卖会上用重金买下了它。我碰巧认识对方,也见过这幅画。”

    “毕加索人生第一幅用于非商业用途的版画作品,他想传达的是一种对于巴黎社会的批判和挑战。然后,多年以后,饥饿并没有从这个世界上消失。而这一幅作品却卖出了天价。”

    “站在画廊主,佳士德,买方,卖方的角度,他们全都没有错。艺术品市场既然存在,就是为了进行交易,这更像是一个多维的多角度讽刺。”

    奈尔斯认为。

    每个人,每个艺术家,对待版画都有不同的态度。就他而言,他的每一期版画课上永远都只会招很少很少的学生。

    通常不超过五个。

    每一个艺术学院里版画课的申请者,他都会审视对方,在心里询问自己“你为什么——一定要报我的课。你真的需要去学习版画么?”

    他的精力很有限。

    他招收学生的标准和技法和绘画功底无关,既然是课程,既然是学生,那么他不介意学生从零开始。

    他愿意接受——“我学习版画,是因为我听说过安迪·沃荷,我很喜欢他的版画作品,我想像他一样。”

    但他不愿意接受——“我学习版画,是因为我听说过安迪·沃荷,他的版画作品超级超级昂贵,我想像他一样。”

    他认为,这会造成消费主义对一个人人生价值的异化,让自己也成为某种“购买-废弃”链条里的一环。

    奈尔斯说——他就不太明白,对于顾为经这样一个人,他为什么想要去学习版画。

    赚钱么?

    当然可以,他不会太进行苛责,从伦勃朗和毕加索,都进行过纯粹商业性质的创造。商业本来就是现代社会运转的一环。

    如果不是赚钱,那么看看毕加索创作历史上最为影响深远的版画作品。

    蓝色主义至立体主义时期,超现实主义的色彩实验,战争与和平系列的版画。

    毕加索一生中有数千幅版画作品,最重要的那些,都是出于某种强烈的欲望,出于强烈的对于版画的需求而缔造出来的。

    他认为这样的“需要”,比笔触或者刀触都重要。

    顾为经暂时还没有经历这样的“毕加索时刻”,他了解水彩系的柯岑斯教授,那是一位相当严厉的老师,顾为经日常的学业压力是很重的。出于双方精力的考虑,奈尔斯不认为顾为经能够学的好版画。

    “很抱歉。顾先生,如果你强烈坚持要来的话可以,但我不建议你报我的课,因为你缺乏的不是技术,也不是教导你技术的老师。”

    奈尔斯送顾为经出办公室。

    顾为经感谢了对方的建议,转身离开。

    “你为什么要学习版画?只是为了能把一幅画复制很多份,拿去赚钱么?”

    顾为经询问着自己的问题,听到奈尔斯的话。他又回忆起,获得子冈刻法时,曾见到了古人的那种执着与坚持。

    他知道,奈尔斯说的没错,自己对待艺术技艺的态度,还是显得太过轻浮了。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