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百零七、东方有友南来宾 (第3/3页)
意识。晋国人沮丧地发现,人家根本不需要防备任何人,而靠自己学,南方部族一辈子也休想过上尼国的日子。
那么,不靠自己呢?
投尼一念起,刹那天地宽。
晋国使团回国后,使团中的成员纷纷回到各自部落,几乎是紧接着,韩部、魏部、赵部等部落均偷偷将使团中的人重新派往尼国,打算率先向国王输诚,第一个拿到加入尼国的入场券,以获得更多支持。晋国所有部落的想法凑在一起的结果就是……刚刚离开不久的一整个使团,又零零星星全部回到了尼都,重新聚拢成了离开时的样子。不过,这次的“使团”可不像上次那样团结一心,而是几乎吵上了天,纷纷指责其他部落“吃独食”。
算了,也不差这一万多张嘴了。我和首宝柱很“无(qie)奈(xi)”地做了调停人,而提出的条件令众人立即停止了争吵,霎时笑逐颜开——
晋国内附,正式成为尼国领土!而晋国的全部子民——基本上都是不会说话的尼安德特人,也同时立即成为尼国子民。
晋国“投降”的消息很快传遍南方部族,其他部落同盟如楚国、吴国、越国同晋国本就贸易往来频繁,自铜钱流通后联系更是进一步加深,而晋国在得到尼国朝廷支持后,陶窑、铜矿、军队、工坊、城市迅速拔地而起,仅仅两个月时间便日月换新天,跟过去的苦日子说拜拜,跟尼国新生活say嗨嗨了。为了打造晋国这个示范效应,我同首宝柱、员柯明连语言文字教育都没让他们搞,俩月时间专门“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派了一大批的技术人员和熟练手,帮助他们急速建立能够自给自足的产业,并迅速掌握各类工具的制造、使用方法,为此还不得不令食物“产能过剩”的林秉他们运了一大批肉食来晋国,满足早期工匠们的生活所需。富裕的南洲大陆开始反哺尼国本土,开始支持由于“四面出击”而变得左支右绌的朝廷,渐渐有点“江浙财赋重地”的模样了。
尼安德特人优秀的聪明基因大放异彩,晋国也不负众望,在短短2个月内成为了南方部族中的“样板”。晋国的经济发展成就深深刺激了其他部落联盟,接下来的几个月,楚国、吴国、越国等对尼国“北佬”的疑虑渐渐消散,纷纷派出使团前来尼都请求内附,而依旧饱受食物短缺限制的尼国朝廷,在秋收前彻底丧失了继续吞并更多领土的能力,只能同南方各部落联盟虚与委蛇,直到——新一年秋收完毕。
不过,南方部族的内附,随着一件大事的发生,重要性竟也暂时退居第二,被我完全扔给了首宝柱、佘向纯、员柯明他们。而我和严青眼、寇齐、古新、海宁等人,则被一则突如其来的远方消息所吸引,再次踏上了扬帆远航的征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