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零八章 皖南 (第2/3页)
大规模轰炸,轰炸持续了半个小时。观察距离较远,侦察兵不确定鬼子轰炸的结果。9点钟鬼子派小队前往矿区侦察,10点钟一个小队鬼子渡过冶何,建立了临时阵地,开始在冶何搭建浮桥,12点钟一个中队鬼子进入矿区搜查,救助出一些隐蔽好、没有被发现的鬼子。一直到晚上,未发现矿区周边鬼子有什么异动。
傍晚六点钟,夏队长电报报告,突袭成功,现在开始转移,预计20日回到驻地,详情面报。回电一路平安,至此井陉突袭战算是告一段落。晚餐马彪加了两个菜,算是慰劳参谋部人员辛苦。
对郑文娴提议的是不是要报告一下先生,自己直接否决了。怎么敢打扰?先生现在忙着呢,一个不听话的“军”,头疼还来不及呢!自己原本是准备打个胜仗,再电报先生说一说新四军的事情。事到临头,又犯了患得患失的毛病犹豫起来。先思考仔细再说吧。
自己前世学习这段军史的时候,连学校的教授都头疼,有些历史事实随着主要人物的牺牲湮灭了。就军史研究的结论看,现在新四军的皖南部队已经在日本人、南京伪政府的伪军和国民党部队的重兵围困之中了,确定了新四军的转移是高难度的军事行动。一直被讨论的北移可以选择的三条路线,基本都是死路!既然都是死路,只能以死相拼——打出去!
新四军最后选择的是向南路线来看。这条路线所经过的地区,不仅行程最远,而且全是国民党军队的防区,也就是说决策人对国民党抱着极大的幻想。
自己犹豫的主要原因是,以先生的睿智如何不清楚情况危急,军史研究时提到先生多次催促转移,有不听话的,徒唤奈何!自己的电报可能最多是添乱而没有作用。一直纠结到了晚上9点钟,才下决心发电报,最多先生看了不高兴,自己挨一顿批而已。让李明钓把郑文娴叫来,并把守门口,直接问道:“你的通讯途径,能不能确保保密?”
“我能够保证!”郑文娴感到很自信。
“记录电报内容。”自己一边踱步斟酌、一边口述:“先生大安。据信重庆已密令上官云相部7个师,以前堵后追、两翼夹击之策,围歼新四军皖南部队。据信与周边日伪勾结已成,皖南部已在重围之中。学生思之,唯以敢于牺牲之决心,以突围之姿态,以运动战之灵活,方可破局、奇迹求生。”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