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十二章 考验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进书架
    第十二章 考验 (第3/3页)

逐渐清楚。说明军队认为战场有1000码的目标需要用步枪打击。”

    “从凡尔赛条约签订以后,德国对涉及军备的事都比较谨慎,但是这次一个射击性质的全国比赛却放在军人俱乐部举行,这是发出一个强烈的信号。”

    看看他们脸色严谨起来,继续说道:“想想,日耳曼民族是什么民族?我认识的日耳曼民族是充满自豪的民族,它可以接受失败,绝不可能接受低头!想想现在的总理是什么样的人?那是一个高傲的人,一个充满民族自豪感的人!德国要重整军备再铸辉煌了,施密特先生军工企业的春天来了!”政治正确在任何时代都适用,把问题上升到政治高度,连反驳的机会都不留给他们。

    餐厅一下子安静了。

    好一会,管家出声:“方物,没想到你的商业嗅觉这么好!”

    “天赋,菲弗尔先生,这是天赋!”只提商业不提政治,管家厉害。必须趁机大吹大擂,“这是家传,我从小就和爷爷到处商业会谈,爷爷一直都夸我天赋好来着!平常没有时间展露而已。”

    哈哈……,大家都笑了起来。

    “李先生,您觉得能够做出远距离精确射击步枪吗?”这个格罗斯终于开口了。

    “哦,格罗斯先生是很有能力的枪械工程师。”施密特先生介绍道。

    “格罗斯先生,有想法,没把握,需要验证才知道。”

    “李先生,在德国有懂枪械的工程师成千上万的,都懂得研究一支新枪很难啊,我只是想说要充分估计困难。”

    心里叹了口气,怎么会不知道!前世很多道理看着浅显,如窗户纸一捅就破!捅破却需要成千上万的人几代的积累。明白你的问题所在就好办了!

    “格罗斯先生,应该记得马克沁的故事。德国,如先生所言,加工的精密程度足够,工程师水平足够,也许是没有人提要求,不是工程师研究的主目标;也许解决办法不在工程师的认知范围。”

    “我掌握的办法,也不是工程师想出来的,是一个射击高手的办法,他曾是我爷爷的保镖,别说懂机械加工,连字都不认识。”

    格罗斯又问:“射击高手也是成千上万,想到你的办法的也不会仅仅一个吧,为什么没有什么人听说过呐?”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