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一千七百二十二章 是时候摧毁太宗一脉在天下的威信了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进书架
    第一千七百二十二章 是时候摧毁太宗一脉在天下的威信了 (第3/3页)

   当年的那件事情,关乎到皇室最大的丑闻。

    如果那件事情被揭开,那么李治这一脉,就彻底的在天下宗室面前失去了威信。

    若是这个时候,太平公主作乱,那么天下人恐怕很难容忍李治一脉。

    甚至包括李重俊。

    “是时候了!”

    “是时候了!”

    ……

    政事堂,李绚值日。

    大量的公文放置在桌案上,李绚打开一份公文,开始细细的阅读了起来。

    天下三百州,三百刺史。

    三百个位高权重的刺史,历来都是李绚最大的心头大患。

    但是,经过李绚大半年的试探分析掌握,终于将天下刺史分为四类。

    下州刺史地方贫瘠,政务繁杂,根本没有多少心思放在中枢变化,而且下州地方也没有多少力量支持他们动乱。

    中州刺史地方稍好,有所余力,能够窥伺中枢变化,不少人甚至有插手的能力,但地方世家错综复杂,中州刺史想要统合地方并不容易,只有十余位刺史有这种能力。

    上州刺史威权甚重,有的甚至州县之内可以有府兵指挥,而且多年宦海,和中枢勾连甚重,这些人才是李绚真正需要提防的。

    不过还好,这些刺史大多数与朝中宰相,尚书,天下世家,宗室,外戚有关。

    也有一部分人是完全凭借自己能力走到今天的。

    武后的亲信基本已经被铲除,李显留下的亲信躲在李绚手上,剩下的完全忠诚于李治的也不多了。

    最多的,还是潜意识认同太宗皇帝子孙统治天下的,不过这些人不少只是太宗朝入仕,那个时候只是小官,天恩不深。

    但也没有接触多少政治斗争的,这样的人不多。

    李绚需要做的,就是在关键时刻,控制住这些州郡。

    这样即便是到时候有人动乱,也能控制的住。

    关键是河北。

    河北反而刺史不为重,多是地方长史参军,多为河北人,一有异心,立刻河北糜烂。

    河北历来赋税极重,但轻易动摇赋税体系并不可取。

    李绚这一次从郑氏,崔氏和卢氏身上,剥下来几十万顷的田地,已经在今春逐渐的发放了下去,河北的人心,起码靠近太行山一带,是缓和了许多,但……

    “踏踏踏……”一阵沉重的脚步声在门外响起,李绚微微抬头。

    李朗在门外停步,拱手道:“王爷,白马寺水陆大会起了!”

    “盯死他们!”

    “喏!”

    ……

    八月初秋,秋实累累。

    “启禀太后,今秋天下大丰,秋仓满溢。”陆元方对着郑氏沉沉拱手道:“臣贺大唐千秋,天下万安。”

    李绚,欧阳通,刘景先,李元嘉四人同时拱手,道:“臣贺大唐千秋,天下万安。”

    崭新的贞观殿中,郑氏满意的点点头,说道:“难得皇帝登基大半年,天下安定,本宫也算是对得起先帝了。”

    “太后万福金安,天下大治。”众人齐齐拱手。

    鄭氏满意的点点头,刚要继续开口,突然瞥见内侍少监姜皎恭敬的站在殿门前。

    “何事?”陆氏微微抬头。

    姜皎恭敬的走入殿中,对着陆氏拱手道:“太后,今日白马寺水陆大会结束之际,嵩山有七彩霞光出现,疑似祥瑞。”

    陆元方,李绚,欧阳通,刘景先,李元嘉五人面面相觑,但随即拱手道:“臣等恭贺太后,天下大丰,上苍有贺!”

    郑氏笑着微微摆手,看向李绚道:“本宫知晓白马寺之事,这说不得就是白马寺那些僧人弄出来的东西,既然此事由彭王起,那么明日,便由彭王,韩王,会同霍王,太常寺卿,光禄嗣,一起去嵩山祭祀,以昭天下繁昌。”

    “臣等领旨!”李绚轻轻躬身,神色泠然!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