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一千七百零八章 借上天名义,假高祖之名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进书架
    第一千七百零八章 借上天名义,假高祖之名 (第3/3页)

李重俊在世血脉最近的兄弟。

    李重俊如果东巡洛阳,那么这两个人,就是最切实的监国人选。

    皇帝登基,册封群臣,但册封之前,需要有人将位置空出来。

    郑氏的目光落子刘仁轨和刘审礼的身上,眼中带出一丝不舍。

    但刘仁轨和刘审礼,还是都坚定的向前,同时拱手道:“启禀陛下,启禀太后,臣等自贞观起,历太宗,高宗,中宗皇帝三朝,如今老迈昏花,难以为国,今请命致仕,请陛下,太后恩允。”

    听到刘仁轨的声音,李绚忍不住的抬头看向了他。

    八旬老朽,白发苍苍。

    拱手站立,神色诚恳。

    当年在李治时期,刘仁轨就不止一次的请命致仕,甚至都已经做好了准备。

    但可惜,随着李绚的逐渐崛起,李治也好,武后也罢,越发的察觉不能够让刘仁轨轻易的致仕。

    到后来及至有武后乱政,李绚平乱,武后依然信任刘仁轨,将长安城交给了他。

    当然,也是因为李绚杀的太快,薛孤吾又太无能,转眼长安就陷落了。

    但不论如何,刘仁轨为大唐勤勤恳恳这么多年,现在致仕,朝中哪能不允。

    “允乐城郡公致仕,赐汴国公,享食邑一千户,随入宫中,常备咨询。”

    “允彭城郡公致仕,赐徐国公,享食邑一千户,随入宫中,常备咨询。”

    “臣等谢陛下隆恩,陛下万寿无疆;谢太后隆恩,太后万福金安。”刘仁轨和刘审礼同时长松了一口气,沉沉躬身。

    郑氏微微点头,然后看向一侧,徐禄平静的上前,张开手里的圣旨,高声道:“惟垂拱元年,正月初一,皇帝若曰:

    於戏!

    丝纶枢秘,寄任帷扆。

    功当纳献,职惟显要。

    望实兼隆,亲贤斯属。

    中书令陆元方,宇量冲深,风神爽悟,可尚书左仆射。

    侍中王德真,任兼文武,声绩著闻,可尚书右仆射。

    中书侍郎,同中书门下三品李义琰,器怀淹密,业绍英茂,可中书令。

    侍中崔知温,沟通内外,政务克举,可中书令。

    黄门侍郎,同中书门下三品刘景先,用加蝉珥,朝典攸宜,可侍中。

    右散骑常侍欧阳通,业盛勋贤,材优将相,可侍中。

    太府寺卿岑长倩,道备文武,衷怀忠亮,可黄门侍郎,同中书门下三品。

    尚书左丞魏元同,可礼部尚书。

    广州都督冯元常,可尚书左丞。

    鸿胪寺卿元明,可太府监……”

    一名又一名朝中重臣站了出来,俯首领命。

    皇帝登记,封赏群臣。

    三品,四品,都有好几个位置空了出来,五品亦有升官之途。

    至于六品,政事堂已经商议决定,从今日起,朝中吏部,户部,礼部,刑部,兵部,工部,六部各增员外郎一人。

    后面无数官员都有升官之望。

    等到封赏结束之后,郑氏才在御榻之上,轻轻抬手道:“诸卿,一年之始,万象更新,今日终了,本宫在两仪殿准备了精致宴席,诸卿今日多喝几杯,不醉不归。”

    “臣等多谢陛下,多谢太后。”群臣同时拱手,微微松了口气,一切终于回到了熟悉的节奏上。

    ……

    长安城西,陈仓县,一匹驿马疯狂的朝着长安而来。

    驿卒面容苍白,嘴唇干瘪,身上的包裹死死的粘着三根红色鸡毛。

    那是六百里加急的标志。

    六百里加急,边关有战。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