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一千六百九十三章 谥曰:幽厉庶人武氏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进书架
    第一千六百九十三章 谥曰:幽厉庶人武氏 (第3/3页)

天子东巡,皇太后身故,平恩郡王身故,郑妃之子虽是中宗幼子,年纪尚小,但却是最有资格的监国之人,请诸王诸相及早订立王号,监国理政,安定天下人心。”

    群臣听着李绚的话,忍不住的抬头看向御榻左侧坐在短榻上的郑氏,还有郑氏怀中十个月大的李重俊,满眼无奈。

    韦后死了,平恩郡王李重福也死了。

    最有资格监国的人死了,如今剩下的,只有一个刚刚十个月大的李重俊。

    但没有办法,在李重照东巡,甚至很有可能找不回来的情况下,李重俊是唯一合法的继承人。

    陆元方抬头看向李景嘉,问道:“韩王如何看?”

    “宗室没有意见。”李景嘉微微摇头,李重俊终究是李显的儿子,是李治的孙子,他们是打着李重照的名义杀回中枢的,立李重照的弟弟监国是应有之义。

    “那便如此定下,至于王号……”陆元方点头,看向群臣,扫了一遍,问道:“礼部觉得以如何王号为宜?”

    礼部侍郎韦巨源神色苦涩的站了出来,拱手道:“礼部以为,忠王为妥。”

    “忠?”群臣不由得皱了皱眉。

    忠,忠孝两全,碧血丹心之意。

    韦巨源这话别有所指啊。

    陆元方看向蔺仁基,问道:“太常寺如何说法?”

    “卫王。”蔺仁基认真躬身。

    卫,坚强果敢,护卫国邦之意。

    群臣挑眉,卫王这个名字虽然没有忠王那么赤果,但其意鲜明。

    陆元方抬头看向李绚,问道:“彭王如何看?”

    “可。”李绚点点头,诸王同时赞同点头。

    陆元方转身看向群臣道:“传召天下,以中宗皇帝幼子李重俊为卫王,任雍州牧,于天子东巡期间,长安监国,稳定天下;以其母为郑氏为卫国太妃,暂居宫中,抚养卫王。”

    “臣等参见卫王殿下,参见卫国太妃。”诸相,诸王同时齐齐拱手。

    “众卿请起。”郑妃有些慌乱的抬手。

    “谢太妃。”群臣这才缓缓起身,同时彻底的松了口气。

    李重俊亲王监国,天下算是暂时安定下来。

    李重照如今下落不知,哪怕他真的永远也回不来了,他们也有的选择。

    只有韦巨源的脸色,一时间难看的可怕。

    一个问题忍不住的升上了他的脑海。

    如果李重照真的永远也回不来了,怎么办?

    难道真的要让眼前这个和韦家没有一点血缘关系的人登基称帝吗?

    不,绝不!

    ……

    陆元方转身,看向群臣道:“如今武氏已殁,混乱终了,然其终究是高宗皇帝皇后,中宗睿宗之母,天子,卫王祖母,终究要给几分体面,故而,谥号如何,葬于何处,众位议一议吧。”

    群臣顿时肃然起来,武后丝毫葬于何处,谥号如何,这可不是一件小事。

    尤其是谥号,决定着整个天下,对武后,对武后这段时间所做一切事情的定论。

    而这,也是天下人对武后最后的报复。

    订立恶谥,遗臭万年。

    姚令璋面色冷峻的站了起来,对着陆元方拱手道:“陆相,下官以为,为尊者讳,伪周之事可不提,但应当褫夺其高宗皇后,中宗太后之位,罢为庶人,以幽以厉,故谥曰,幽厉庶人武氏。”

    “不可!”站在郑妃身后的太平公主,忍不住的站了过来,目光紧盯着姚令璋,问道:“若是母后被夺皇后、太后之位,那么四位皇兄,重照皇侄,还有卫王,他们,都还是正统吗?”

    姚令璋微微一愣,太平公主上前一步,紧紧逼问道:“即便是当年吕后之时,也依旧以高皇后归葬,以维持皇室正统。

    莫非姚相还打算立他人子嗣为帝,可姚相不要忘了,父皇如今剩下的几个孙辈,可都是母后所出。

    母后位夺,正统动摇,天下不安,该以何为,姚相考虑过没有?”

    姚令璋的脸色瞬间变得无比难看。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