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网址:m.badaoge.org
248章 摆烂式镇压法 (第1/3页)
当然,对于让娜公主来说,这些城市就算耍点什么花招,也不会太出乎意外。毕竟她是巴黎长大的,这边这些城市的小心思,都是她从小就看腻的了……
瓦卢瓦王朝立国的这近百年来,巴黎的叛乱就没有停歇过。王室和巴黎人几乎是在互相教育对方、互相帮对方学习进步一样,不断给对方磨练手段。这么折腾下来,她再去看其他城市,都有点瞧不上这帮人的闹事水平了。
不过现在,巴黎人的水平其实也下降了一些。大概是国王发疯,导致他们失去了压力吧。
实际上,最严重的一次城市叛乱,并不是最近,而是在她爷爷查理五世刚刚接管国家的时候。
那会儿,巴黎的暴乱,甚至逼迫查理签署了类似《大宪章》的法令,使得法国险些和英格兰的“无地王”时期那样,沦为贵族寡头统治的国家。相比起来,哪怕近些年的贵族仇杀,甚至勃艮第公爵和英格兰人联手煽动的那次驱逐国王的叛乱,都没有那么严重了。
当时,法国军队在普瓦捷大败,国王约翰也被英国人抓走了。还是太子的查理逃回了巴黎,承担起了摄政的职责。
然而,这个摄政职位,其实是个苦差事。因为说得好听点,是提前接管了国家的最高权力;说得难听点,就是给大家擦屁股的……
由于克雷西和普瓦捷的两次大败,王室威信已经跌到了最低点。查理这时候只有17岁,没有战功也没有政绩,因此大家都不把他当回事。
之前,在约翰的一番操作下,王室财政已经严重入不敷出了。为了维持和英格兰的长期战争,国王要求三级会议加税,但战争一直败多胜少,三级会议十分不满,根本不同意。没办法,国王就用出老手段:通过控制几个主要铸币厂,他开始故意降低货币中的贵金属含量,通过货币贬值来搜刮钱财。但这样一来,就等于让有产民众的财富缩水,自然怨气非常大。
而查理又过于正经,真想把亲爹赎出来,这样就需要筹集巨额资金。另外,因为之前的惨败,法国王室军队已经全然崩溃,造成了比单纯战败更严重的问题。
这种情况,让娜公主觉得似曾相识。不过,当时法国的状况,比现在吴藩还糟糕。
明军被几次击溃之后,都还有人重新找回来,朱允炆也非常能跑,一直在活跃,不断重新集结兵力。这个组织水平,在让娜公主看来,已经是“超标”级别的了,实际说来,也是她屡屡受挫,也一直不舍得离开的重要原因之一。而法国当时,可没有这么好的处境。
战败之后,封臣们就被打散了。军中的佣兵更是散落各地,纷纷落草为寇,开始四处劫掠。因此,也需要大量钱财,才能进行诏安或者镇压。而三级会议,是无论如何也不乐意给更多钱了。
为了破局,查理只能先去主动讨好议会,宣布结束货币贬值,恢复之前的含金量。不过,这个举动,虽然让教会和贵族很满意,但却让第三阶级更加不满了。
原来,巴黎城里绝大部分市民,虽然整天牛皮哄哄,觉得自己是巴黎人,因此比外面都高人一等,但他们的忧虑感其实也很重——由于长期作为法国无可争议的中心,巴黎的地价和房屋价格,被炒得太贵了,以至于大批市民其实根本就没有自己的房产。他们是通过租赁,才能在巴黎定居,维持自己“体面”生活的。
现在国王决定恢复强势货币,增加钱币含金量,按年金收入的贵族和教会,自然高兴了。但巴黎市民的房租,都是每年按货币结算的,现在货币升值,物价下降,进行生产、提供物资的市民,薪资也下降了。然而房租还是之前的数字,这就等于提高了他们的房租。
如果收入不再能维持租金,那么就等于迟早要沦为流浪汉,甚至更糟糕,可能要滚出巴黎,沦为悲惨的“外省人”了,这可就不止是钱的问题了。因此,占人口绝大多数的市民,是肯定不能坦然接受的。
而这个情况,被巴黎市长艾迪安·马塞尔注意到,并且决定加以利用。马塞尔的家族,自己也是个“皇商”,依靠国王授予的特权,垄断了塞纳河的水运贸易,属于名副其实的“槽工”头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最新网址:m.badaoge.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