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246章 日耳曼武士伏击罗马军队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最新网址:m.badaoge.org
    246章 日耳曼武士伏击罗马军队 (第1/3页)

    在行军之前,让娜公主已经规划好了道路,并且计算好了补给情况。各部来到埃姆斯河上游之后,就分散成数队,分别前往条顿堡山脉的几处关键位置。

    如果南下追击明军,需要向西南方向,渡过威悉河。而沿岸这一圈,有大型渡口的地方,基本上也就河湾地那一处。西吉斯蒙德的军队不比明军,工程能力不太强,让他们一路逢山开路、遇水架桥,实在有点难为人了。因此,他们也只能从这边过来。

    而且,就连明军自己,当初也是沿着这条路通过的。

    之前,西吉斯蒙德曾经向沿途的领地和城市都下达了命令,要求大家扼守住战略要地,尤其要控制住渡口、桥梁等重要设施。实在挡不住,就把船只拖走,桥梁拆断,尽量阻止明军行进。

    不过,神罗皇帝的话,经常是没有什么人听的。因此,为了提高说服力,他还特意召集了一批大贵族,举行了特别会议,重申这是帝国境内所有宗教和世俗诸侯的义务。

    另外,教会方面为了与他合作,尽快结束乱局,也鼎力支持。几位教宗还在努力互相争夺位置,基本上不太管这种“琐事”,但几十年来的长期混乱,已经让各地的主教、修道院长和神父们,彻底厌烦了这种扯皮状态。因此,大家才会接受西吉斯蒙德的调停,召开大公会议。

    在这个节骨眼上,他们十分希望西吉斯蒙德能尽快讨平暴乱者,然后顺势解决教会的问题,所以也帮着他到处宣传,给领主们施压,要求他们配合西吉斯蒙德的行动。

    不过,让娜公主对这些话,始终嗤之以鼻。之前打完了勃兰登堡军队,又帮着当地人向东行军了一段之后,她就开始着手制定西行的计划和路线。虽然这次行军,几乎要横穿整个神圣罗马帝国,经过各种不同大小贵族的地盘,跨越一众河流、林地和小山,但让娜公主却不太为此担忧。

    在会议上,她甚至明确给大家说,虽然她当年不是王室的核心人物,但也是从小在宫廷长大的。神罗那边的情况,和大贵族们的心思,早就非常理解了。行军的时候,大家只要赶路就行,不用担心这些看起来兴师动众的命令,会有什么影响。

    在威悉河渡口,是一座叫明登的城市。过河之后,沿着河流西岸的道路,向西南方向,通过山口,就进入了条顿堡森林。这种先过河、再进关的地形,中原人估计是非常熟悉的。在欧洲,当然也是比较重要的地址位置了。

    按理说,只要截断桥梁,明军就很难快速过河。而如果不能从这边过河,就得沿着更陡峭、缺乏大路的东岸前进,速度会受到很大影响。要是再在山上组织队伍袭扰,那么就肯定更麻烦了。甚至不用等西吉斯蒙德来,都能对明军造成损失。

    然而一路上,不管是控制桥梁的市议会,还是控制旁边山头的修道院长,都没有这么行动的意愿。一切都和让娜公主说的一样。

    很多士兵都是平民和小贵族出身,见的世面不多,很佩服她居然能做出这么准的判断,也对于这边的情况,和当地人行事的逻辑,感到很好奇。于是,有些好事的人,就趁着采购和休息的时机,去探访当地的经营者。

    当地人告诉他们,这边的渡口和桥梁,是城市的主要收入来源。如果把这里摧毁,确实可以打击明军。但战争只是暂时的,就算打败了明军,西吉斯蒙德也会很快拍拍屁股离开。留在当地的居民,又该怎么办?“帝国皇帝”和“帝国议会”,会给他们赔偿么?

    同样,当地修道院虽然长期控制附近的这片山头,经营林场和猎场,但修道院长也没有动员手下在林间和明军周旋的动力。这个地方属于科隆总教区,但科隆大主教一边宣称支持大公会议的决定,和异教徒势不两立,一边又暗中和明朝人做生意。

    当地商人和教士们还说,科隆那边的大商会,都是明目张胆地把粮食和布匹,拉到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最新网址:m.badaoge.org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