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四十六章:魔镇边陲74-翡翠玉池 (第2/3页)
更深的了解,自己的猜测大方向是没有问题,细节上应该还有些许误差。
于阗国是一个神奇的国度,他们说起来应该算是最为纯正的西域人,而且模样长相都和汉人类似。
甚至在二十四史中,《北史・于阗传》也有相关的记载:「自高昌以西,诸国等人,深目高鼻。惟此一国,貌不甚胡,颇类华夏。「
所以因为外貌原因,不管在西域哪一国都不会真心相待,为了保持自身在异族中的地位,无论如何也要把中土王朝给拉过来撑腰。
而于阗国也凭借中土的强盛保持了千年不衰,这是他们的生存经验,自然也能影响他们的思想方针,道脉就因此而生。
因为国家有灭亡,但是道门却一直存在,而在汉时起道门可是一家独大的教派,后来才有佛教的出现。
佛道和谐相处是全真出现以后才兴盛的,以前可一直都是你死我活的状态,哪怕全真出现以后,斗争也不是没有了,而是藏在了暗处。
于阗国自然也受到了影响,甚至影响非常大,二脉经常不和,甚至有的国君为了扶持道脉,还化为李姓支持道脉,但却一直被镇压。
可是道脉一直以来算是和中土沟通的桥梁,根本不可能断了的,所以一直就保存下来,甚至随着商路的发展,还逐渐兴盛。
而后问题也就出现了,强大了就需要地位,这是真理,首先自然是把很多外围的势力交给了道脉。
比如一本书中记载「天山仙隐之地外支遣之」,想来说的就是飘渺峰,甚至就是那
长春谷。
忽地一愣,长春谷这一地名是新修版才冒出来的,就在大理,以前的版本都没有提过。
如果说长春谷是一种特殊的地形,逍遥派在大理找到了长春谷,甚至找到了新的玉山,比如那无量玉璧,而后重启根基,也不是不可能。
如此一来,很多事情也能说得过去,逍遥派乍一看不像正常门派,掌门在大理无量洞,但是却没有任何的附庸势力,是个光杆司令。
其他的人却都在西北之地,最近的算李秋水,在西夏,剩下的丁春秋直接就到青海了,天山童姥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