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三千一百七十五章 方向各有不同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进书架
    第三千一百七十五章 方向各有不同 (第3/3页)

风必摧之,表现太优异调整也很正常,只要不碰触朝廷底线,你做的事情都有人兜底!”

    皇太后的开明远超张学舟想象。

    他这些年来见过的人很多,但还真没有什么上司教下属凭能耐多获取酬劳。

    如果主父偃听了这番话,张学舟估计主父偃瞬间就会陷入打鸡血状态。

    但他哪能当面应下这种事情,何况张学舟能不被人抓把柄就会扫尾,他这些年来干的事算是经得起调查,又或对方压根没法调查。

    “恕我直言,如果朝廷能给予更为公平的分配,有才能的臣子又何须偷偷摸摸做这种事!”

    张学舟认也不行,认了在将来就有可能抓小辫子,他被清算的时候不算冤枉,他不认也不行,不认就是皇太后的好心当了驴肝肺。

    张学舟最终只得谈了谈朝政制度,从官员选拔的功利性到官员怕担责,又提及官员欠缺维护大汉王朝的观念,职位到头后就得过且过,这其中无非是利益在作怪。

    譬如张学舟自身也是如此,一个‘给事中’就实现了他入驻朝廷的心愿,他对担任什么官职并无贪念。

    而如他这样的人还有许多,大部分人到达官职极限后就很清楚这辈子做官到了头,没有裙带关系不可能更进一步,日子也算得过且过。

    而朝廷官员的升迁与调动也过于随意,譬如郑当时从仅次于九卿的京兆尹贬成了詹事,前脚还在当市长,后脚变成乡镇书记,这种跳跃性完全没有制度可言。

    官员的升迁更像是走过场,张学舟也不乏提及自己啥都没干就成了太中大夫的事。

    他一番东拉西址,硬是将中饱私囊的事变成了官员欠缺正常的功劳赏赐,更是谈及宏观制度的不合理,导致人心并不向着朝廷,甚至不乏有些人等着大汉朝廷倒塌,而后幸灾乐祸。

    “黄老道讲究人心自然不可强求,儒家讲究君权神授,勒令所有人都需要遵循圣人教导,从而尊敬引导神意的君王,你这番言论听上去像是法家,但又没法家的严苛,反而有几分接地气,我听闻你师承阴阳家,阴阳学派的学说在过往是很虚的,现在已经这么实在了吗?”

    皇太后心念阳魄化身术,她没心思融合境界术,更没心思谈治国理念。

    但张学舟的东拉西扯硬是将她兴趣勾了起来。

    皇太后觉得新帝应该听一听,虽不说全盘照着抄,但取部分精华必然能凝聚人心,而不至于忠臣寥寥,只能依靠血缘与亲属关系捆绑。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