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三十四章 阵前辩论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第三十四章 阵前辩论 (第2/3页)

择手段,会令自己这边的士兵感到蒙羞,也会让曹军那边义愤填膺,增加对方的士气。

    所以有的时候该堂堂正正还是应该堂堂正正。

    更何况沉晨也不惧。

    他穿着将领铠甲,腰间悬虎胆刀,胯下玉雒马,身边仅有弟子单彝陪伴,大摇大摆地向那边走过去。

    双方聚集在了两边士兵正中央,隔了五六米对峙。

    沉晨看到曹军来的有三名将领,以及一名白发苍苍的老者,为首的将领面容苍老,看着十分眼熟,试探道:“曹洪?”

    “某家在此!”

    曹洪持刀而立,风采依旧不减当年。

    但沉晨只是笑笑道:“没想到你都这么老了,上次见你还是在十年前,我围困昆阳的时候吧。”

    虽然双方常年对峙,可也仅仅只是对峙,两边将领都在营中,如何能见面?

    所以如今五十多岁的曹洪陡然出现在他面前,确实没想到时光变迁得那么快,当年威风凛凛的曹将军,如今已是渐生白发。

    曹洪冷声道:“竖子,某家可不是来与你叙旧的,若你识相乖乖退兵回去,若是不识相,某家必要你血债血偿。”

    “死公!”

    单彝大怒道:“你再猖狂?”

    “嗯?”

    曹洪亦大怒提刀喝道:“小贼,你想死?”

    “懿德。”

    沉晨叫住了单彝,又扭过头对曹洪笑道:“年纪越大,脾气反而越燥。”

    “这算客气的了。”

    曹洪哼了声把刀收了回来。

    历史上曹操晚年和刘备互骂的时候可比一口一个竖子厉害得多。

    只是曹洪想到昨天晚上王朗说可以说降沉晨,才抑制住冲动的脾气,否则早就开始骂娘了。

    倒是沉晨今年三十三岁,许是学儒有成,愈发沉稳,喜怒不形于色,即便曹洪出言不逊,他也只是笑了笑没有在意。

    跟死人没必要在意。

    沉晨扭过头看向那老者,问道:“这位莫非便是约我今日辩经的王祭酒?”

    他此时还不是司徒,历史上要到八年后,曹叡继位,才代华歆为司徒,最终于太和二年,也就是九年后病逝。

    根据珍贵史料记载,他死时七十有六,所以这个时候刚好六十七岁。

    王朗双手作揖,拱手一礼道:“东海王景兴。”

    “东海沉晓卿。”

    沉晨回了一礼。

    二人还是同乡,都是东海人。

    不过沉晨是东海襄贲县,王朗是东海郯县,两县是邻县,就是隔了一条沂水。

    见礼之后,王朗起身肃然说道:“久闻沉仲子大名,今日有幸相会。然汝着经义,老朽有一些不明之处,还望解惑。”

    “请。”

    沉晨伸手示意。

    王朗便道:“《诸子言》中徐子曾问沉子,高祖代秦,可为受命?你说是受命,民弗为使而归汉,汉便是天命。”

    “不错。”

    沉晨点点头,这样的正统之论本身就不需要辩说。

    王朗就道:“既是如此,刘玄德又为何抗命而不尊诏邪?你又为何叛逆不道邪?几番攻至天子都城,惊扰陛下,此非逆臣贼子乎?”

    沉晨说道:“我奉诏讨贼,又岂是不尊诏?难道陛下亲笔血书的衣带诏不尊,尊曹贼挟持天子写的伪诏吗?”

    王朗向北方拱拱手道:“陛下在陈都,天子居此,便是以王命四方。既为诏令,便该受之。”

    沉晨笑道:“夫桀、纣荒乱,汤、武因天下之心而诛桀、纣。桀、纣为君,汤、武为臣,莫非桀、纣之令,汤、武尊之,岂有商汤?高祖若受李斯赵高之令,如何有今汉?”

    王朗说道:“魏王奉皇命以讨四方,岂是一概论之?难道你觉得天子是桀、纣吗?”

    “非也,天子为君,曹操为文公惠王。”

    沉晨说道:“昔年晋文公时,为称霸天下,于城濮之战击败了楚国。之后又请周襄王来,封其为侯伯。《春秋》说,周王巡狩河阳。但孔子曾经怒而抨击晋文公,称“诸侯无权召唤天子”,可见天子乃是晋文公胁迫所致。”

    “秦惠王时,因在攻打蜀国与韩国之间犹豫,张仪就曾经提出挟天子以令诸侯。至战国时,天子威严就已经不复存在。虽是天命,然子曰无道而礼乐征伐自诸侯出,便是如此。”

    “当年齐桓公夹辅周室,尊王襄夷,乃令楚成王向天子纳贡,太公望兵至牧野而有成康。受命于天子,亦要上尊礼仪而不能逾矩。”

    “《孟子》曰:“以力假仁者霸,霸必有大国”。曹操背离了白马之盟,擅自称王。在内残杀皇后、国舅、大臣。在外屠戮四方黎民、世家、诸侯。非桓公尊王,乃为文公惠王挟天子也。”

    “我主刘玄德以仁义而行事,此为民心归尔。外如桓公,奉衣带诏讨伐曹贼,本就是受命于天。岂能因曹贼假天行事而畏惧于曹贼乎?因而我们攻打天子都城,并非是惊扰陛下,而是救援陛下,以令天子归于正统!”

    一番言语,有理有据,令人信服。

    王朗却丝毫没有反驳的意思,反而赞同地点点头道:“嗯,既然如此,那刘备自立为王,又该如何解释?且魏王所至之处,民心归附,你说民心既天命,难道这不应该如高祖代秦,以得神器?”

    他说话已经非常大胆,主要是如今刘协的用处已经越来越小。满朝公卿都已经是魏臣而非汉臣,北方的百姓也都是魏国子民而非大汉子民,世家大族也拥戴曹魏而非刘汉。

    特别是刘备在南方打击世家豪族,以至于北方世家豪族都纷纷向曹操靠拢,作为话语权掌控者,他们自然也早就已经不在乎汉天子的威严是否还存在。

    因此王朗今日几乎是当着两军将士们面前说,曹操已经占据了整个北方,北方民心归附,那么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