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十七章 刘备出祁山与荀彧之死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第十七章 刘备出祁山与荀彧之死 (第2/3页)

这形势基本上跟历史上诸葛亮第一次北伐的时候差不多了。

    关羽据褒斜道,如第一次北伐的时候赵云据箕谷,刘备出祁山,便是诸葛亮出祁山。得到了西县,便要北上至街亭,抢占陇关道,截断夏侯渊的退路。

    从后世地图上看,关中去西凉有一条近路,名叫陈仓渭水道或陈仓狭道,从渭河西去直奔上游,便是甘肃天水市。

    但此道两岸山高林密,沿途一路都是陇山的悬崖峭壁,渭水上游又河流湍急、河道狭窄难以行船,只能派小股部队,而不能大规模行军。

    所以自秦汉唐以来,从关中进入凉州,最好的道路边是道宽路平的陇关。其次则是萧关道,最次为陈仓狭道。

    只是陇关道虽好,却要绕一个大圈,绕过陇山才能进入凉州。

    因此在形势上对曹操不利。

    当曹操从洛阳回关中的时候,刘备已经攻占了西县,北上至天水,包围了这个后来被曹魏称为“上邽”的城池。

    建安二十年正月,曹操出陇关道救援天水,双方于段谷对峙。

    两边兵马都是十万左右。

    关羽五万人在褒斜道牵制了夏侯惇、于禁的六万人。

    曹操自己主力带了五万,加上南匈奴和一部分乌桓骑兵,以及凉州归附的杨阜、姜隐等当地豪族数万,合计十二万左右。

    而刘备军则是自己主力三万,羌人氐人五六万,总共八九万人,曹军兵马还要多于刘备军。

    但双方仅仅对峙了十多天,就以刘备兵退回下辩而告终。

    后勤压力大呀。

    刘备不缺粮食,缺的是如何有效把粮草运至前线。

    成都平原沃野千里,这些年来诸葛亮庞统治蜀,开挖水渠,修建堤坝,勤耕农事,甚至还推广桑麻等经济作物,以至于巴蜀民生富饶,百姓丰衣足食。

    除此之外,荆州推广沤肥技术和占城稻,水稻自此一年双熟,生产力大大提升,荆州和益州府库存粮不计其数,都快发霉了。

    然而后方不缺粮食不代表前线不缺。

    不管是从成都、江州亦或者荆州运粮到汉中前线,都要经过秦岭、巫山、巴山,沿途全是崇山峻岭,道路无比艰难。

    再从汉中走祁山道至刘备所在的武都前线,又要穿过陇山、祁山、秦岭,同样也都是大山脉。

    可以说从后方成都运粮至前线,运粮道路百分之八十以上全都是险峻山林。

    而且路途也很遥远,从成都到天水直线距离都有五百多公里了,再走金牛道北上至祁山道,弯弯绕绕足足七八百多公里,换算成汉里将近两千里路。

    历史上诸葛亮就因后勤压力太大,造木牛流马运粮,可见道路艰难。

    所以刘备虽然在汉中准备多年,囤积大量粮草,但如今陡然又多了数万大军,人吃马嚼,消耗巨大,以至于被迫撤兵。

    他一撤,曹操松了口气,亦收拢兵力,据守天水、冀县一带,不再出兵进攻韩遂。

    刘备后勤压力大,他的后勤压力也大。

    只不过刘备的困难在于沿途山岭太多,道路崎区难行,他的困难就是路途太遥远。

    曹军从邺城运粮到长安,再从长安运粮到天水,得走两千六百汉里。

    当然。

    即便如此也比刘备要好很多。

    除了从邺城运送粮食过太行山,从关中运粮到天水要过陇山以外,其它地方几乎全都是道路平坦的平原地区,运粮速度和规模比刘备要强不少。

    只是远途运粮终究不是长久之计,所以刘备撤兵后,曹操便稳固天水基本盘,开始清扫后方。

    西凉总共十二郡九十八邑,汉人人口在二十多万户,约百万丁口,羌、氐人口远多于汉族,虽不知道具体数量,但至少在三四百万以上。

    现在刘备占据凉州武都郡,韩遂占据金城郡,刨除靠近西域的敦煌郡、酒泉郡、张掖郡,以及过于偏北的武威郡以外,曹操又寇略陇西郡、安定郡和北地郡,开始大规模迁移人口。

    这些地方靠近关中,如安定郡和北地郡就是后世宁夏南面的固原市,甘肃省的平凉市、庆阳市,陕西省的彬州市,距离长安近在迟尺。

    如今的关中地广人稀,百万人口十不存一,田土无人耕种,广袤的关中盆地都快变成塞北大草原了。

    按照曹操的设想,将汉人迁至关中耕作,将胡人迁至关中放牧,把他们集中在长安北面和东北面的左冯翊以及河东两块大平原上,用来做粮草和马匹来源地。

    长安西面和南面的右扶风、京兆尹,就作为抵御汉中刘备,南阳沉晨的前线。

    这样一来,粮草就不需要从关东长途运输。

    反观刘备的汉中盆地虽然也能种粮草,可汉中毕竟就那么点大,养个五万军队就是极限,要养活十万人以上长期备战,依旧得从巴蜀运粮,耗都能耗死他。

    等到了一月底,曹操命令夏侯惇、夏侯渊、于禁、徐晃、张郃、钟繇、司马懿、刘晔等人镇守关中,主要防御刘备,迁移人口之后,自己就回关东去了。

    二月份,曹操受魏国公,开魏国,大封群臣。

    刘备发来书信谴责。

    孙权发来书信庆祝。

    荀或则十分不满,上书劝说抵制,惹得曹操勃然大怒。

    建安二十一年四月,魏国公曹操再次从邺城出发,准备前往关中与刘备在前线对峙。

    但此次他不再选择走滏口陉经上党郡进入关中河东,而是绕远路走洛阳经秦岭到京兆尹这条路线。

    上次他走这条路线回关东是因为当时淮南紧急,他怕因河间叛乱邺城援军不能去淮南支援,于是选择自己支援,这样走洛阳要更快到淮南去。

    可正常情况下,从邺城出发去关中,显然是走并州上党要快很多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