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125.杀进临安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进书架
    125.杀进临安 (第3/3页)

由,生活十分穷苦。

    其他从事木器、竹器、漆器、纸张等手工业劳动的匠人,以及一些砖瓦匠、泥水匠等,生活也很苦。

    一些手艺人,为了维持生活,只好走街串巷,替人补锅、磨刀剪、箍桶、修鞋等,他们的生活毫无保障,常常忍饥挨饿。

    还有一些小本经营的小商人,他们挑着货郎担,手摇货郎鼓,招引顾客,虽然能赚得一些薄利,却常常遭到官府的敲诈勒索,过着朝不保夕的生活。

    除了以上这些人以外,临安城里还有一种最受人歧视的劳动者,就是那些扫街、倒马桶的清洁苦役,收殓尸体抬棺材的杠房苦工。

    他们的工作最苦最脏最累,得到的工钱最少,生活最穷苦。

    临安街头,每到寒冬腊月,常有大批无业游民露宿街头,啼饥号寒,最后倒毙路旁,了结痛苦的一生。

    临安城看似繁荣,实际上就是依靠无数贫苦百姓的血泪堆积而成。

    此时,临安城的人口大概有三十九万户,一百二十多万人,其中皇室、官僚、地主、商人只是极少数,绝大多数都是穷苦的劳动人民。

    相反,统治阶层只想保住半壁江山,继续他们荒**烂的生活,毫无收复失地的决心和勇气。

    比如,宋帝的宠臣贾似道,掌管朝政大权。

    他在西湖葛岭修建了规模巨大的别墅,取名叫“半闲堂”,专供他自己享用。“半闲堂”里五步一楼,十步一阁,十分豪华,还有很多公园,公园里有华丽的亭台楼阁,修得比皇宫里的御花园还要漂亮。

    贾似道还常派出一批流氓打手,强抢民女,把她们幽禁在高楼深阁之中,强迫她们做丫环侍妾。

    宋帝和王公大臣害怕他们的穷奢极欲引起人民的反感,就大肆宣扬佛教来麻醉劳动人民。

    他们在临安城里修建很多佛教寺院,光是临安城里的佛寺就有六百多所,比东晋南朝都城建康的佛寺还要多。

    西湖的灵隐寺就是一所着名的佛寺,气势雄伟,规模宏大,是劳动人民流血流汗修建起来的。

    李永玄率军杀到临安的消息一传出,朝野震动!

    宋帝以为李永玄这一次是逼宫而来,想要谋朝篡位,吓得急忙一边叫人守城,一边下旨命各路人马进京勤王保驾。

    早知道李永玄这么蛮横,宋帝说什么都不敢打锦城的主意。

    朝廷还是有正直的大臣,主动出城去质问李永玄意欲何为?

    李永玄表示他们是来追击蒙古军,顺便讨饷的。

    说是追击蒙古军,实际上就是故意撵着想要投降他的人往南边跑,占地盘,顺便打秋风。

    李永玄表示北伐两年多以来,他欠下了无数的钱粮,而朝廷没有给他一点补给,再不发军饷,将士们都要吃不起饭了。

    大臣听李永玄这么一说,似乎有点道理,于是回去向宋帝汇报。

    宋帝一听李永玄不是来逼宫,稍稍松了一口气。

    可他听到李永玄索要这两年北伐的军饷,就坐蜡了。

    李永玄北伐两年,手下的将士二三十万,这得多少钱?

    如果只是一点钱,宋帝还能勉强接受,关键是李永玄胃口太大了,宋帝怎么可能答应?

    不过,宋帝也不敢拒绝,万一李永玄率军攻城,还真不一定守得住。

    于是,他一边让人跟李永玄讨价还价,一边传令周边的大将过来救驾。

    谁也没想到的是,临安城里早就有人对宋帝怨恨已久,又听说李永玄武功盖世,为人宽厚,便联合一群人打开了城门,把李永玄的大军迎进了城里。

    宋帝得知消息后,差点吓死,当场晕死过去。

    李永玄率军进到了临安城里,他感觉就像是在做梦一样。

    他只是想来讨饷,想不到竟然不费吹灰之力的杀进都城。

    仅仅是片刻之后,李永玄就彻底地冷静下来。

    他意识到现在的自己有点像是明末的李自成,轻轻松松的就进到了京城,当家做主,这个时候,千万不能飘!

    李永玄让人将临安城门控制起来,下令不许任何人滋事扰民,一切秩序依旧,然后他在阎贵妃的寝宫找到了吓晕的宋帝。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存书签